2024年4月15日 星期一

清明過荃灣三疊潭

流澗稱三疊
溯源大帽山
山空泉不語
花靜水紋閑
──五絕記清明過荃灣三疊潭,2024/04/14
三疊潭乃荃灣勝景,源頭在大帽山,水流充沛,有上中下三個清澈水潭而得名。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溪流污染日甚,上流又被截流至城門水塘,致三疊潭空有其名而不復聞。如今每年到圓玄學院與西方寺拜祭,只見兩處廟宇之間之原三疊潭溪澗亂石堆疊,空有鳥語而泉聲無聞。少年時在其中戲水野餐之一個個畫面默然閃過,似真如幻。


2024年3月30日 星期六

太原話與蘇州評彈之異

吳儂軟語的蘇州評彈,竟然保留着捲舌音
另一方面,從西漢到東漢,晉地又是匈奴、羌、鮮卑等北方民族向南內遷的要道。到東漢中期,山西北部、中部、西部成為多民族聚居地。一百多年的「五胡十六國」中,不同民族在此間輪流做莊,然而都漢化了。

晉語區被四面山川阻隔,環境很封閉,語言發展緩慢,保留了較多古漢語特徵。晉語同北方官話的最大區別,就是保留入聲,還分陰陽,可有五個音調,聲調又有極複雜的連續變調。 語言學者鄭子寧在《南腔北調:方言裡的中國》一書中指出,滿族舊京瀋陽沒有捲舌音的同時,太原話、呼和浩特話也只有平舌音,沒有捲舌音。

認識一位在太原長大、唸書、工作的朋友,於是向他請教:太原話中「人日肉軟瑞惹」的聲母是否如一份資料所說的是「平舌的r」? 朋友自言在大學同學裡他的太原話是挺標準的,可是對我的問題猶豫了,對各字讀音是平是捲拿不準。這其實說明,到朋友這一輩太原人,對平捲舌不敏感了。朋友倒是找來了某大學中文系漢語班同學進行的《太原市方言调查——太原方言音系》資料,上有聲母21個,包括平舌的z(資紙知織),c(此朝處吃), s(事拴書失),沒有捲舌的zh、ch、sh,但有r(認日閏軟)而注明有「輕微捲舌」。捲舌音,各地有輕重之分,對比一下普通話和北京話、英式英語同美式英語就知道。

與很多方言區一樣,太原話分新派、老派。有研究說,太原城區居民的新派太原話受河北官話移民和普通話推廣等因素影響,快速普(通話)化,是四不像的「洋涇浜」方言。老派太原話的聲母韻母都較多,文白異讀很豐富,與古漢語標準韻書《切韻》、《廣韻》有良好對應關係。

人們普遍有個錯誤印象,以為中國方言中南方不捲舌,北方捲舌,而這是北方方言受阿爾泰語系少數遊牧民族影響之故。其實漢語捲舌音的起源、分布、演變遠比人們想像的複雜。一位來自哈爾濱的朋友在交談中自豪地告訴我,哈爾濱的普通話最正宗,北京、上海不少電視主播來自哈爾濱。一搜尋,果然,央視主持人有一大幫冰城人。可是從哈爾濱往南564公里、坐高鐵約兩小時到瀋陽去,當地話竟然只平不捲。再往南224公里到錦州又截然相反,當地話沒有平舌音,說話「捲得就捲」。

在南方,雲南話卻大部分有捲舌音。吳語整體而言不捲舌,可是作為吳儂軟語代表的蘇州話中,最能顯示其語言藝術魅力的蘇州評彈 ,因為固守傳統、變化緩慢,仍保存着捲舌音。

在大江南北,捲舌音自十九世紀後期以來一直在迅速消亡。作為南方官話代表的南京話亦一樣。據說南京一些年輕人覺得,只有北方人和南京鄉下人才捲舌頭。粵人學普通話畏於捲舌。其實你不捲舌也無所謂,不礙溝通,說不定還代表着一種新潮。

2024年3月29日 星期五

晉語獨立,十大方言佔一席

中國方言地圖
中國有多少方言? 沒人說得準,一是因為中國方言太多,二是對於哪一種話是方言,不易界定。過去說中國有七大方言,後來又說是八大方言,新的說法是十大方言。

「方言」一語最早見於西漢揚雄的《方言》一書,指某地區有別於標準語的「地方話」,不考慮語言間的親屬關係。歐洲人口中的「方言」(dialect)是現代語言學概念,指位於「語言」(language)下一級的語言。這個十八世紀才興起的學問根據語言之間的親屬關係 (發音、詞彙、文法)劃分出語系(family)、語族(group)、語支(branch)和語言(language)、方言(dialect)。據此,一種語言跟標準語有區別的、只通行於一個地區的語言就是方言。

七大方言是北方方言(北方官話)、吳方言、湘方言、贛方言、客家方言、閩方言、粵方言。後來,閩方言細分為閩南方言、閩東方言,就有了八大方言。根據教育部2021年《中國語言文字概況》,漢語通常分為十大方言:官話方言、晉方言、吳方言、閩方言、 客家方言、粵方言、湘方言、贛方言、徽方言、平話土話。 這劃分有爭議,說不定過幾年又有新的劃分。

一般來說,所有方言都是語言,反過來說,所有語言其實都是方言。彼此親緣較近的可以互稱為對方的方言,而親緣遙遠的則不可。語言和方言的界定,不僅是語言學問題,既要從語系歸屬、語法、同源詞等多方面考量,還要兼顧政治等因素。個別語言之所以為方言,常因為缺乏適當的書面語。

十大方言中新出現的是晋方言、徽方言和平話土話。

平話土話的使用人口只有二百餘萬,是廣西方言,分為桂北平話和桂南平話,過去曾被歸入粵語。 它的語音系統不像西南官話、桂北湘方言、客家話、粵語、閩方言,混合程度較高,但列為一大方言仍有爭議。徽方言即安微話,過去被認為是一種吳語方言,詞彙和吳語太湖片有很大共性,《 中國語言地圖集》其後把它移出吳語單列。使用人口400餘萬, 覆蓋安微旅遊熱點如新安江、千島湖、黃山、徽州古城、西遞宏村、婺源等。徽語區夾在吳語區及贛語區之間,兼具兩者特色,聲母系統接近贛語,韻母系統則與南部吳語接近,保留了中古漢語的入聲等特徵。

晋語獨立成為十大方言之一,也就成為中國北方唯一的非官話方言。晉語又稱山西話,但使用人口約6,500萬,比山西人口多八成,內蒙古中西部、陝西北部、河北西部、河南北部都屬晋語區,有太原、大同、呼和浩特、包頭、張家口等大城市,以太原話為代表方言。

山西臨汾陶寺遺址近年的考古發現和研究表明,當地很可能就是帝堯都城所在,是最早的「中國」。4500年前後中國史前傳說的堯禹時代可能因此成為信史。在中國語言發展史上,晉語也有獨特歷史地位。春秋時代,雅言是官話,即夏言。晉國就立國於夏的舊邑,是一時霸主,雅言、夏言都應當以晉語為主。到秦人強大起來,統一中夏,秦語和晉語交融了。西漢建都長安,承接下來的官話應當就是秦語晉語之間的語言。揚雄《方言》的記載以秦晉語最多,語意說明最細,常以秦晉語作中心來講四方的方言,秦晉語應當就是中古時期的通語。直至北宋,中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離開秦晉方言區,秦晉語才邊緣化了。

今天的晉語是怎樣的一種語言? 

2024年3月2日 星期六

不過幾代人,粵語捲舌音消失了

1828年的《廣東省土話字彙》中,
「船」譯音為Shune,捲舌。
香港教育大學日籍學者片岡新助理教授對「港拼」有深入研究,曾發表《「香港政府粵語拼音」:一個亂中有序的系統》一文,梳理這個大雜薈系統的流變;發覺其中夾雜了專爲操英語人士而設計的英語拼寫方式,又有歐洲語言的拼寫方式,又有很多粵語《聖經》、辭典和教科書採用的「標準羅馬方案」(Standard Romanization System)。還雜夾了以拉丁字母拼寫中國地名的郵政式拼音地名。這個地名系統晚清時(1906年)在上海舉行的帝國郵電聯席會議通過使用,對中國地名拼寫法進行統一規範。它還從趙元任的粵語羅馬字中吸收了有用成分。

趙元任二十世紀初給美國學生寫過Cantonese Primer(《粵語入門》)一書,其中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書中的粵音有平舌音和捲舌音之分。其實,此前和同期的不少關於粵音的出版物,都有同樣的區分和紀錄,如:

Vocabulary of the Canton Dialect Chinese (《廣東省土話字彙》,R. Morrison, 1828);

《江湖尺牘分韻撮要合集》(虞學圃、溫岐石, 1838);

A Tonic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in the Canton Dialect (《英華分韻撮要》,Williams, S., 衛三畏,1856);

A Pocket Dictionary of Cantonese (《袋裝粵語字典》,Cowles, R., 1914);

A Pocket Guide to Cantonese, 1929(《增訂粵語撮要》,何福嗣、皮泰德,Hoh Fuk Tsz and Walter Belt, );

The Student's Cantonese-English Dictionary, 3rd edition (Meyer, B. and Wempe, T., 1947)。

「粵拼」的設計者和主要使用者先是傳教士,後是港英政府的外籍公務員和居港外籍人士。由於母語關係,他們容易分別平捲舌音,但又與粵語的使用分離,對粵音的演變不敏感,對拼音系統沒有與時俱進的要求 。這讓僵化的「粵拼」有意無意地紀錄了粵語一個重要語音變化,就是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的捲舌音向平舌音合流,以至消失。

這一變化也大規模地在南方地區不同方言中發生,也不同程度地在西方傳教士編寫的各地方言字典中紀錄下來。在成都傳教的英國傳教士鍾秀芝(Adam Grainger)編寫了Western Mandatin , or the Spoken Language of Western China(《西蜀方言》, 1900年出版),用英語拼寫紀錄了成都方言,平舌音、捲舌音有明晰區分。可是今天,成都只有平舌音了。

香港不少人認為北方方言多捲舌音是受到北方遊牧民族的胡音影響,倒是粵語無捲舌音屬「正宗」。他們一定不知道,如今快消失的滿語其實沒有北京話的捲舌音。影視劇中的滿清旗人遺老遺少張口就舌頭翻捲,說的其實是北京話。瀋陽是清朝發祥地,清太祖努爾哈赤四百多年前遷都至此,可是瀋陽話的20個聲母中,偏偏缺了普通話的四個捲舌聲母 zh、ch、sh、r 。

對捲舌音,人們有太多想當然,又有太多不知其然了。

2024年2月29日 星期四

Sha Tin(沙田)怎麼唸?捲舌?平舌?

每次坐火車經過沙田,見到月台上的英文 Sha Tin 標示,都有點異樣,心裡唸出捲舌音的「沙」來。粵語不是沒有捲舌音的嗎? 

香港的地名和港人的粵語英文拼音有大量類似的字,例如Chan (陳、燦)、Chai(柴、仔)、Cheng(鄭)、Cheung(張、蔣)、Ching(清、青、靜)、Chow(周)、Choy(蔡)、Chuen(全、泉、邨、村)、Chun(俊、駿、振)、Shan(山、姍)、Shek(石)、Sheung(常、上)、Shi(施、史、思、斯)、Shing(成、誠)、Shum(深、心)......等等。

你按照英語拼音去讀上面括弧裡的中文字,都會把舌頭頂着或貼近上腭讀出,如讀英文church、shop 一般。

以上拼音是根據「香港政府粵語拼音」(簡稱「港拼」,Hong Kong Government Cantonese Romanisation)拼寫的。你在香港出生或從內地移居香港,入境時,人境處人員據的「粵拼」拼寫出你的「英文姓名」。你姓陳,用內地羅馬拼音方案是 Chen,到了香港是 Chan,聲母一樣是翹舌的 Ch。

可是今天的粵語不存在捲舌音,誰會捲起舌頭說「沙」田、「柴」灣、灣「仔」,說自己姓 「陳」、姓「周」? 是粵語古音有捲舌音? 

這套以英文拼寫的粵音方案,應用於香港地名(街道、地名、公共房屋等)、姓名拼寫,自香港「開埠」沿用至今;只限於政府部門應用,學校不會教授,你只能從不同地名、人名中認識它的拼寫法。可是你按照今天的粵音去拼讀、拼寫,就有回題,會問為什麼是Shek Kip Mei(石硤尾)而不是 Sek Kip Mei? 為什麼是 Tsim Sha Tsui(尖沙咀) 而不Tsim Sa Tsui? 為什麼是 Chek Lap Kok(赤鱲角)而不是Tsek Lap Kok? 為什麼是 Sham Sui Po 而不是 Sam Sui Po?

「港拼」不是嚴格的單一拼寫系統。它的源頭可以追溯到西方傳教士以不同歐洲語言拼寫中國各地方言以傳教的歷史。英國傳教士以英語拼音拼寫,歐洲大陸各國的傳教士則採用羅馬拼音的歐陸式拼寫。傳教士到了一個地方,首先要學習當地語言,編寫簡易的字典,盡可能準確地紀錄當時當地語音。無心插柳柳成陰,這為中國各地語音的變化留下了大量百多年前的可貴語音資料。

(之一)

2024年2月26日 星期一

城門河畔,櫻花樹樹繁

疾情期間就知道城門河邊有個拍攝櫻花的新去處,今年終於去趁趁熱鬧。

果然熱鬧。櫻花盛放,又逢周末,城門河邊如趁墟一樣。看花的、拍花的、跑步的、踩單車的,各有所好,都在享受春日好時光。

地方很好找,從石門站C出口,往前向河邊走,找到地方橫過一條大馬路(大涌橋路),從屋苑之間的通道就可以看着河邊走去。那是個狹長的河邊走廊叫安景街公園(這名字大概很少人聽過),是城門河河畔走廊的一部分,但與馬鞍山海濱長廊不相通──河水不犯海水。

公園栽種了六個品種的櫻花,花期有早有遲。如今,種得最多的粉紅色色染井吉野櫻已凋謝得七七八八,但白色的香水吉野櫻等正樹樹繁花。數以百計的花樹栽種沿河台地上,這把愛花者與單車徑、步道上的運動愛好者分隔開來,互不干擾。

攝影都喜歡陽光,早上斜陽最好。花園沿河面西,背靠鱗次櫛比的屋苑大廈,早上大概難以得到朝陽眷顧。反倒是下午晏時,陽光從河那邊的西南方照來,更有助拍攝。對岸背陽的山巒和大廈,可利用作背景。

過年後,被感冒糾纏,懨懨十餘日。到城門河邊走走,舒展一下倦懶了的身心,賞賞花,看看照片,精神一振。

**

補記:據住在城門河附近的朋友指正,從城門河畔的安景街公園是可以走到馬鞍山海濱長廊的,不過不能沿水邊直達,而要繞一段路,於是河與海可以「包容連接」;還可以橫跨城門河,走到馬料水、白石角科學園、大埔墟去,一路欣賞城門河與吐露港風光,包括遠眺吐露港對岸慈山寺的觀音像。城門河到馬鞍山這一帶對我而言是新區,一直想沿河走走。朋友這指正太好了。

2024年2月12日 星期一

「煙花點解影得咁靚? 」


維港龍年煙花。如果天幕藍黑色,可以見到太平
山和大嶼山的山脊線是不是更好? 
我家陽台看煙花很好,可以從東向西看到維港兩岸,煙花就綻放在兩岸之間的夜空上。這位置除了角度不錯,還有風向之利。放煙花的日子多在秋冬而吹東北風,於是爆發造成的濃煙多吹往西環那邊。也試過濃煙撲面以致完全看不到煙花圖形的經驗,那可能是夏天吹西南風的時候。

但我不熱哀於拍攝煙花,一是缺乏專業攝影設講,二是不懂有關拍攝技巧,三是覺得煙花照片相對較單調,如果不是佔有較特別的位置和角度,變化不大。近年遇到放煙花,我都拿手機拍攝算了。有朋友問我「點解可以影得咁靚」。── 是否真的「靚」,有疑問,不過我還是思考了一下。

拍攝位置很重要。拍煙花,時間短暫,角度幾乎固定了,無法不斷轉移陣地,只能在有限範圖內尋求變化。

要佔有適當位置,必須了解當日風向,要找上風位,否則會只看到「煙」,看不到「花」。

要利用眼前景物以構圖。煙花發射得很高,遠遠可以見到,卻可能只能從大廈夾縫或屋頂窺見。這當然不理想,但未必不可以拍出好照片。我見到不少這樣的照片,絕大部分卻只是浪拍,沒有精心的安排和利用景物燈光、剪影、光影反射等。

即使位置好,也得利用景物為煙花作前景、後景陪襯,牡丹雖好也要綠葉扶持呢。只有煙花的照片不會有多美。

維港燈光夜色世界聞名,配上煙花自然相得益彰。維港夜色,燈光若能有太平山在藍色天幕上劃出的天際線配合更好。這是所謂「藍光時刻」(blue hour),很短暫。這時太陽落到水平線以下,陽光經折射下天幕只餘藍光,天際線的剪影清晰可見,而流光溢彩的燈光初亮。這段神奇時刻約在日落後20到30分鐘出現。這時有煙花綻放多好。可惜的是,煙花都安排在晚上八時發放。即使是日落很晚的七一回歸紀念日放煙花(約7:10pm日落),這時天幕都黑古隆冬了。

攝影,構圖太重要。這只要多參考,不難掌握。Youtube 等視頻網站有大量相關課程。這其實是在照片的有限畫框內,安排景物的主次位置,但不是主要的必得佔C位,有時要恰恰相反。這經常要作後期剪裁。

還有光暗的對比調節,這是趨於自動化的手機、相機仍難盡如人意的,必須作後期調整。

如今,攝影器材日益先進,只要肯花心思,影張靚相比以前容易太多了。當然不等於說設備好就得,還得動腦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