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9日 星期三

行走「軍路」之所見所思

上水「華山軍路」上北望深圳
日前到上水行山,山徑名為「華山軍路」,穿過以前靠近深圳河的禁區。一路左望着深圳走,景象總覺得有點異樣。

不久前讀到一段新聞,說是有人南下要偷渡到香港,到了某地,見到遠方高樓林立想必是繁華的香港,誰知到了深圳。

不知這是真是假,肯定的是,深圳河兩岸之間景色迥異。北岸是深圳市區,華廈如林;南岸是香港的新界,至今仍似昔日堅壁清野的禁區,荒涼一片,人煙罕見。「軍路」以前是名副其實的軍用道路,回歸前是英軍為阻截非法入境者的巡邏山徑,用三合土修築,全無石階,一路沿山脊川行,現在很受越野單車愛好者歡迎。路上向北望,可以清楚監視邊界情況。南面山下以前是英軍軍營,如今有解放軍的練靶場。一處面南的徒峭山崖,仍保留着「皇家香港軍團」方圓二三十米的巨型軍徽。

香港屬亞熱帶氣候,適宜樹木生長。香港島儘管樓房遍布,山上仍樓宇之間卻草木葱蘢。可是北部邊界的山頭多是光禿禿的,有肅殺之氣,可能是過去不加發展,亦為了防止偷渡者匿藏而造成。如今「軍路」開放了,成為行山徑,但有點不好走,原因是一路約五公里找不到幾棵可以遮陽擋雨的樹。那天有薄雲,陽光柔和,氣溫不高,走完回來,外露的皮膚仍有灼熱感。

「軍路」翻山越嶺,難見樹木。
香港有個讓人驕傲的數據,是開發的土地只佔陸地約四分之一,其餘四分之三是「綠色地帶」。在連綿起伏的「軍路」上左右顧盼,所見是為明證。香港境內,向梧桐河那邊的上水、粉嶺眺望,只見遠方有密集樓房,其餘只見村屋鄉舍零星散布,最惹眼的是貨櫃場,可能有農地,但一點看不到。

香港一直為覓地建屋煩惱,近日又為此爭議得熱鬧。不明其中之複雜與利害者,在山頭俯瞰,一定大惑不解,地不是多着嗎?為什麼都說土地不足?

對比一下外面的世界,可能會頭腦清醒一些,比如看看條件比香港更不如的新加坡。

新加坡一九六五年獨立時,面積只有 580 平方公里,只及香港的一半多一點。如今,新加坡的面積擴大至 714 平方公里,靠填海把面積擴大了兩成多。填海會繼續下去,因為新加坡有意把人口從現在的五百多萬增加至七百萬左右。新加坡的人口一直在增加,由一九八六年到二零零七年的二十多年裡增人口近七成,可是绿化面積反而从原來的36%增加到47%,空氣也改善了。

這一招可能是從香港學來的。至二零一三年三月止,香港從填海獲得的土地面積逾 67 平方公里,雖然只佔香港土地總面積約 7%,但填海土地都在市區,上面容納了 27% 的香港人口及 70% 的商業活動。

可是香港對是否要繼續填海爭吵不休。其他增加土地供應的途徑就更惹爭論了。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就增加土地供應提出了 18 個選項,實際上迅速可行的選項無幾。土地發展商手上其實有一千多公頃農地,可能不少就在「軍路」腳下,若能公私營合作發展,當可造福市民,造福香港。可是單用四個字就可以把這槍斃:官商勾結。

「軍路」之下有靶場,矚目驚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