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1日 星期三

對比一九七九年的香港

一九七九年的維港
打開一九八零年的《香港》年報,第一章〈越南難民〉的第一句是:「一九七九年,從元旦到除夕,香港無日不受棘手的越南難民問題困擾。」這是當年香港時局也是國際時局的寫照。香港在七十年代是越戰美軍的度假勝地,灣仔酒吧林立的洛克道有美軍憲兵巡邏,以防醉酒美兵鬧事。美國退出越戰,到香港補給的美國軍艦少了,然而越南戰火不斷,代之源源而至的是越南難民船。八零年年報以一輯抵港越南難民彩照開頭,接着以第一章綜述問題,長達九頁,可見香港所受困擾之嚴重。

這也是香港起飛的年頭,七九年九月三十日,地鐵通車,年報譽之為「規模宏大,在香港史無前例,在世界上也不失為最龐大、最艱巨的工程之一」。

回過頭去看,這一年最大的變化該是港商以超常的敏感和勇氣,在鄧小平號召內地改革開放後,率先到大陸開拓,可說港商得天時地利,「春江水暖鴨先知」。自此把香港以「山寨廠」為主的製造業源源不斷搬遷北上,而香港飛上枝頭變鳳凰,發展成為國際金融中心。

年報有〈就業〉一章,不妨對比一下當中數據。一九七九年,香港有 212 萬人就業,從事製造業的 91 萬,約佔四成三。到二零一六年,只有2.6%。香港轉型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之下,服務業僱用近九成就業人口。以生產值計算,製造業所佔更只得一個百分點,而服務業佔了九成多。

昨天的維港,新月初升。
這是各地經濟發展的共同規律。生產率不斷提高之下,農業、工業勞動力不斷減少,人口向城市集中,也向服務業轉移。香港在這樣轉變,內地亦一樣,只是規模大了不知多少倍。香港非常幸運的是,能借助內地的改革開放完成轉型,並同時把本來規模有限、受制於香港城市條件的製造業轉移到天大地大的大陸去,作以前夢想不到的大規模發展。

香港的製造業看似式微了,其實只是把地盤搬到了香港以外去,把規模極度擴大。可以說,港商在香港以外興建了一個又一個香港。利潤以幾何級數地擴大不在話下了。

在這過程中,香港變成了後勤中心、服務中心、金融中心,也是控制中心、投資中心。據聯合國的《2016年世界投資報告》,香港的外來直接投資流入金額保持全球第二位。並不是香港本身有多大投資價值,而是香港具有非常重大的跳板作用。

值得高興的是,在這重大的轉型和發展中,香港的環境不但沒有惡化,而是不斷改善。當年,負責制定有關政策和協調工作的,是布政司署內的環境科;如今,這是局級的工作。當年一個嚴重的污染回題是維港的水污染,當局每天要派一隊舢舨清理海港垃圾,每日有 15 公噸。而今天,維港乾淨得可以復辦渡海泳了。

最直觀的變化,可從扉頁的維港跨頁彩照看到。傍晚的維港雖然萬家燈火,相對今天,不可同日而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