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0日 星期四

中西禮節煩人的背後

很多人不喜歡應酬,我也一樣的。這主要是由於不善交際,個人親和力差,也覺得交際上禮節、禮儀的一套很煩人,有時甚至可笑。於是要應酬的場合,能不去就不去。

不過禮節、禮儀的東西,你難以避免,日常生活中時刻存在着。其中實有「微言大義」存焉,只是這些東西都形式化了,大家行之如儀而不予深究,知其然而不其所以然,中西一樣。

影星蕭芳芳多年前寫過一本很有趣的書叫《洋相》,這是應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之邀而寫的,說的是英美社交禮儀。文字涉及社交的方方面面,短小而幽默,有些章節只有百餘字,隨便翻開哪一頁都可以輕鬆一讀。蕭芳芳不是隨便而寫的,而是先「興奮」地「把英美禮儀巡禮一番」,翻閱過很多資料才下筆。其中一個發現,是「西方的禮儀原來每一個細節都有它的道理」,例如吃西餐時,吃光盤子裡的東西,要把刀叉並放,這是為了予侍應者方便。餐後要飲黑咖啡才夠身份,麵包要掰開一小塊一小塊塗牛油放入口中等等,都自有理由。

英美的社交禮儀源自上流社會,蕭芳芳認為有關言談舉止的準則不外是處處尊重人、事事處理得當。

各地禮儀都是約定俗成的,都是對人、對己的尊重;從源頭來說,更表示對鬼神、大自然的敬畏和祈求。據《說文解字》,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從示,從豊,豊亦聲」。「示」指神,「禮」就是做約定的事情給神靈看,以求賜福。人類最早的禮儀是祭祀。如今的種種儀式,如開幕、下水、奠基等等,其實都在自覺或不自覺地表示某種敬畏和祈求,祈望萬事大吉,一切順利。

禮儀因此不限於社交,嚴格來說,那是禮節,是個人性的。無論是那個層面的,禮都是維繫社會正常生活而要共同遵守的起碼道德規範,並且以風俗,習慣和傳統等方式固定下來。不過經過長遠流傳,其中的意義就淡薄了。

說到禮,讓人想到儒家的「克己復禮」,在很多人印象裡,那是孔家店裡該打個稀巴爛的東西。

哈佛大學教授 Michael Puett 據其中國哲學課講義寫成的 The Path: A New Way to Think about Everything (道:萬物思考之新法,中信出版社的中譯本名為《哈佛中國哲學課》),開宗明義講的是「孔子與禮儀之道」。他認為,儒家之習禮,目的是使人「始者近情,終者近義」。在習禮的短暫時刻裡,我們相當於生活在一個「假想」的世界 (“as if” world) 中,並在其中調控人性的感情、習性,即修身。

這在西方是一樣的。十九世紀以前,歐洲等級森嚴,平民對貴族交談要用敬語。隨着市場發展,買賣平等,雙方「假裝」地位平等,敬語逐漸消失,「請」、「謝謝」等社交用語流行起來。這樣的「禮」起了潛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如今父母對子女也這樣說話。

社交禮節還可以有更深刻的反映。中國學者張維為教授在《中國震撼》一書中談到,一位喜歡中國文化的德國人請他吃德國菜時說:「你看,中國菜比我們德國菜可口得多,但我們吃飲的儀式比你們隆重,你們就是一對筷子,我們德國菜沒多少東西吃,但不停換刀具,換杯子,換盤子。」

張維為後來覺得,「這個比方也很政治」。如果說飯菜質量的好壞是「內容」,盤子換來換去是「形式」的話,那麼中國制度中的不少「內容」並不亞於西方,但是「形式」不如西方的有「美學功能」而更吸引人。

形式的東西讓人厭煩,但人們又會在不知不覺間服膺於形式。這不奇怪,人其實是非理性的動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