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5日 星期三

《一水隔天涯》,大師遠去

于粦
人稱「大師」的于粦先生日前仙遊了。魂歸何處? 願是「樂土」吧,既是傳說的西方極樂之土,也是音樂之土。于粦一生從事音樂工作,不但在事業上,還在之後的退休生活上;不再活躍於錄音室和舞台後,身影仍不斷出現在音樂會的觀眾席上。如今斯人已逝,他的美髯公形象已成追憶。

于粦的音樂涉獵很廣,他上世紀五十年代起為電影配樂,後來又參與電視創作。在當時條件下,少不了採用「罐頭音樂」,但原創不少,從純音樂到歌曲,有國語歌,有粵語歌。粵語歌之中有粵曲粵調風格的,有流行曲風格的,還有銳意為粵語歌曲尋求突破的大合唱。他還為樂隊寫過不少合奏曲,有時親自執棒指揮。他在指揮台上,對樂隊要求明確,而又詼諧隨和,很受歡迎。

他是接受正統音樂訓練出身的,功夫過硬,卻沒有學院派的習氣,不會看不起流行音樂,反而參與其間,而在適當時候作出自己不甘於俗流的貢獻。其中最為人樂道而傳唱的是電影插曲《一水隔天涯》,這首一九六六年創作的歌曲至今為人傳唱,是最能代表香港文化的經典之一。

粵語流行曲,即所謂 Canto Pop,是到七十年代初隨着電視普及而興起的。六十年代的香港歌壇還是國語流行曲的天下,那時已出現的粵語流行曲多屬傳統粵曲粵調風格,如周聰、呂紅唱的。若有流行曲風格的,要麼用歐西流行曲填詞而流於諧謔,如鄭君綿等唱的;要麼只求迎合粉絲需要,唱作都等而下之,如《女殺手》之類。

于粦與東初,先後歸道山。
《一水隔天涯》令人一新耳目,旋律不失當時人們喜愛的粵調色彩而清新脫俗,節奏、曲式都有時髦的流行音樂風格。它可以說是香港粵語流行曲嗣後在七十年代興起的先聲。據網上統計,自原唱韋秀嫻之後,翻唱此曲的有森森、鄧麗君、韓寶儀、蔡楓華、鄭秀文、梅艷芳、陳潔麗、許冠傑、張德蘭、麗莎、鄭錦昌、呂珊、譚炳文等。由於旋律動聽,還有歌手找人填詞重唱。

粵語歌曲創作之難,在於粵語音調對旋律的限制。旋律好聽的,絕大部分先作曲,後填詞。顧家輝與黃霑是這方面的最佳拍檔。若先作詞,後譜曲,創作旋律如戴着鐐銬跳舞,處處受限制,只能「問字尋音」,得跟着字音走。作詞者一般不會考慮旋律的需要,作曲者要重覆音樂旋律去加強音樂形象和聽眾的印象,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要分辨一首曲是先曲後詞還是先詞後曲其實不難,聽聽有多少重覆的樂句樂段,就會心中有數。

《一水隔天涯》作 ABA 結構,是明顯的流行曲風格。A 其實唱了三次,先唱兩次,最後重現,三次的歌詞不一樣,有兩段歌詞必然是根據旋律填上的,否則無法配合。這歌的詞寫得很流暢,而且不乏對句,如「妹愛哥情重,哥愛妹丰姿」,「小別相逢多韻味,長別無期哪不悲」,若先曲後詞很難寫得出來。究竟是有曲還是先有詞?

我多年前曾向大師請教,他明確地說是按左几的詞譜曲的,但歌詞根據旋律作了調整。我沒有追問作了什麼調整,事隔多年,他老人家可能也記不清楚了。

不過可以看到一些調整不了的痕跡。第三句其實是第一句的重覆,可是第三個音由 do 變作 mi。在第一句,「妹愛哥情重」的「愛」字必須唱 do;在第三句,「為了心頭願」的「了」唱兩個音,do 字就改作 mi,讓旋律完滑地過渡到 re 去。看來第一句是遷就歌詞而寫的,第三句稍作改動使之較流暢,這其實破壞了對旋律的印象。為什麼不統一起來?相信就是因為先有詞之故。據說,一位歌手要重唱這歌時,于粦特別叮嚀她不要唱錯某個音,不知道指的是不是這個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