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1日 星期五

為什麼食物要新鮮才好味?

廣州西關伍湛記的及第粥
誰都知道食物要新鮮才好吃,只有一些特別炮製的食物屬於例外,例如香菇、菜乾、乾鮑等一定要乾貨才有那種獨特的風味。但為什麼食物要新鮮才好吃?

要吃新鮮食物首先是出於營養和安全的考慮,食物儲存過久,營養價值就下降,且可能滋生細菌、毒素,肉類、乳製品尤其容易變壞。儲存一旦過久,味道也變了。如果是大變,誰都吃得出來,如奶之變酸,飯之變餿。

變質主要是因為:微生物在適宜的溫度下繁殖,分解了食物中的營養素,並發出臭味、酸味;食物中的酶也會使食物分解以至發酵;還有化學反應,如油脂被氧化。於是各種不同的味道產生了,質感也改變。

量變到質變是一個漸進過程,在演變過程中,你不易察覺每一刻的變化。你可以用肉眼去辨「色」,可以用鼻子去辨「香」,更可靠的是用舌頭去辨「味」。中國人對於食物講究色香味,其中味最重要。

從人間美食數之不盡可見,味道亦數之不數,這是舌蕾直接受到化學刺激產生的感覺。中國人說到味道,愛說酸、甜、苦、辣,這不準確,其中的辣其實不是味覺而是痛覺,而當中又欠了鹹。更重要的欠缺,是鮮。

「鮮」作為一種味道,據說是近期才獲「承認」的。可是在中國人日常飲食中,鮮的地位非常重要。漢字中的「鮮」字出現得很早,在甲骨文中找不到字例,但金文、簡帛、小篆都有這個由「魚」和「羊」組成的字,並且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鮮」就成為中華飲食中一個基本要素。西方並不一樣,他們沒有相對應的單字或概念,新鮮是另一回事。

漢語的「鮮」字常與「甜」字連用,是為鮮甜。粵人常簡之為一個「甜」字,「這碗湯好甜」說的其實是鮮甜。從技術上來說,「鮮」與「甜」有某種關聯,甜味是某些碳水化合物產生的刺激,而鮮味則是某些游離氨基酸產生的刺激,兩者可以激活一些共用的受體。中國人煮菜愛加點糖,一下子把鮮味提升起來。

說到底,對鮮味的追求,不光是求好味,也是求安全,追求得有道理。日本人上世紀初發明了味精(穀胺酸單鈉鹽),欺騙過一些人的味覺,卻是始終不成功。「無味精」如今是一切美食的共同宣言。食物好不好吃,歸根到柢,應以鮮味作判斷。

今天上午約了朋友到灣仔一家以粥馳名的傳統食肆見面,我特意點了及第粥,以與上周在廣州西關伍湛記所吃的比較一下。這其實是豬雜粥,粥料多是內臟,在對膽固醇的研究有了新見解之下,不妨放膽去吃。這粥最講究用料新鮮,而且把肝、腎、腸、肚、肉片、肉丸都炮製得爽滑、軟韌適中。以上配料若夠新鮮,即使每樣一片,也足以煮出一碗美味的生滾粥來。伍湛記做得到,而灣仔那家,差了一籌,主要輸在相對而言的鮮味。用料鮮味不夠,於是粥也欠鮮味了。

伍湛記的粥仍有不足的,就是粥底欠佳,似乎為了量產而沒有全部以原粒大米煲成。這不用口嘗,目測就看得出。香港的粥店,則不要苛求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