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31日 星期五

死生亦大矣,如何是輕重?

人長大了,遲早要面對生死問題,起碼會接觸到喪禮,形形色色的。初則送走長輩,接着也向不幸的同齡人告別,等等。「死生亦大矣」,可是中國人往往對死重於生。孟子曰:「養生者不足以當大事,惟送死可以當大事。」外國也會在「送死(者)」上隆而重之,風光大葬的死者生時未必可以享受到死後的尊榮。

多年前出席了一位富豪的花甲「慶生」盛宴後,第二天又參加了一位朋友的喪禮,兩相對比,卻是「慶生」盛於「送死」。首要當然是財富使然,其次也是對生死的重視不同之故。我對那位富豪朋友之隆重其事搞慶生宴本來不解,後來在喪禮上聽到大家的動情的追悼說話,才猜想到慶生的朋友其實是希望有機會親自聽到一般到人天相隔時才由親友作出的頌揚。朋友後來表示,這確乎是他的心意。

不過,那怕喪禮隆重有嘉,重點放在死者的「往生」,死者亦未必會得到頌揚。

中國有久遠的禮教傳統,自文、武、周、孔諸聖即制禮作樂,籍有所載。據胡適考證,孔子為春秋宋國後裔,先輩專責於祭典、葬禮之職。有關儀禮代有所定,有所失亦有所添。加上不同地方風俗習慣、家族傳統和民間信仰,喪葬儀禮繁複得難以想像。我近日從親友口中知道,當年外公在鄉下去世,母親懷着身孕從外回去奔喪,到了家門,竟要在雨中艱難地跪着去到靈前拜祭。

給父親寫的輓聯
顯然,那怕傳統有多久遠,也得與時俱進。不改進不行,現代人對很多古來的事物已不理解,譬如對殮、葬、殯是什麼也未必知道。據說《說文解字》:「殮,收也;葬,藏也。」喪禮中的殮、葬也就是收藏的意思。據台灣信願法師的《生命的終極關懷》,親人既亡,無可挽回,只好對其遺體妥善收藏,以盡人子的最後心意。在程序上,必須先殮然後葬。從大殮到下葬,是從有形到無形的轉變,對親人而言,這轉變往往難以承受,所以在殮葬之間,安排一段含有緩衝作用的殯。殯實際上是體會人情有此需要而作出的安排,以便於作心理調適。日子之長短,過去從天子到庶人有不同規定。

到了現今社會,特別是在大城市,事務繁忙,居家狹窄,依古例在家長時間停厝等等已完全無法執行,因時、因地、因人制宜是必然的。在香港,有些儀禮甚至會讓人排拒,簡化的改革已在悄然進行。

香港的喪禮大致可分為中西兩種,中的或佛或道,西的或天主教或基督教,也有伊斯蘭教的,還有無宗教信仰的追悼會。儀禮都按有關生死的信仰而安排,繁複各有不同。我無宗教信仰,父親的喪禮按照他的意願依基督教儀式舉行。

就我所見所知,不同儀式在繁簡、鬧靜、言情說理、生死孰重、氣氛營造、着裝等各方面各有側重。似乎,趨向是化繁為簡,捨鬧取靜,重情感輕形式,多清新少污染,尊敬先人亦厚愛後生,寄情於儀式亦鼓勵宣示感情。

在交親的喪禮上,有關於父親生平的簡介,有家人分享回憶,有孫兒曾孫合唱,有二胡獨奏,有印上文字照片的場刊,都安靜地洋溢着感情。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