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0日 星期一

以治而亂:法治的流弊

中國傳統智慧的一個重心是陰陽概念,它指出事物都有相對的二元,二者既對立又可以互相轉換。中國人誰都會說出幾包含這種智慧的成語,如物極必反、盛極必衰、過猶不及……等等,說明即使是好東西,一旦過分了也會變成壞東西。中國有一本古書專講這道理,叫《反經》。

老實說,我是近日才知道這本書的。南懷瑾有一本講學紀錄叫《歷史的經驗》,講的主要就是《反經》。他開宗明義地指出,所謂「反」,就是任何一件事沒有絕對的好壞,看歷史、看政治制度、看時代變化都沒有什麼絕對的好壞;本來好的東西,過了一段日子,情況改變了,可能變成壞東西。

《資治通鑑》歷來是為政者的參考書,《反經》被視為縱橫家的謀略之說,有旁門左道之嫌則為讀書人少談。少談卻不等於不讀,《反經》其實與《資治通鑑》一起,是「兩本書歷來作為領導者政治教育必修的參考書」。

它是唐代趙蕤所著,在百度的詞條中,被譽為「集諸子百家學說於一體,融合儒、道、兵、法、陰陽諸家思想,所講內容涉及政治、外交、軍事等各種領域,並且還能自成一家,形成一部邏輯體系嚴密、涵蓋文韜武略的謀略全書。」

其中有大量過猶不及事例,如仁愛、仗義、禮樂、名器、法制、刑賞、學識、尚賢等等,只要過了度,都會成為流弊,出現反效果。例如它引用《韓詩外傳》說「士有五反」,富、貴、勇、智、貌都會向相反方向轉化:富而「不以振窮救不足,而反以侈靡無度」,會成為反富;貴而「不以愛人行義理,而反以暴傲」,會成為反貴,同理,會有反勇、反智、反貌 (﹛男子〕貌美好不以統朝位人,而反以蠱女縱欲)。

它借用姜太公的話說,明罰、明察、明賞固然是必要的,但也不可過了頭。刑罰過嚴反而容易引發變亂;明察的同時,也要講厚道,包容一點;明賞過分,則易招貪而生怨,是為「以治而亂」。

這就如《道德經》說的:「法令滋彰,盗賊多有。」賈宜則說:「法出而奸生,令下而詐起,此乖分也。」南懷瑾解釋說,一個社會法令越多,犯法的人就越多;法令規定越繁,空隙漏洞就越大。古代的例子是秦始皇的法令那麼森嚴,還是有人革命;劉邦打入咸陽,只約法三章,老百姓反而乖乖的了。

現代例子中最好的是美國,立法最繁而入獄者最多,監獄不勝負荷。真正會犯罪的,往往還是最懂法律的人。特朗普這樣的超級富豪可以不交稅,反公然以聰明自詡。

所以,法治並非如想像的好,這可能正好讓別有用心者有空子可讚。三權分立?請看看美國兩黨、兩位總統為最高法院法官空缺的明爭暗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