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3日 星期二

金星合月 惹來讚歎

金星伴月下香江
昨天 ( 陰曆初五) 傍晚在陽台見到一個悅目的星象,金星合月。是時為六時二十三分,天上沒有絲兒雲彩,西方山脊線刻畫在殷紅的天幕上;穹頂上,陽光的餘暉則只留下一片深藍。這使淺淺的一彎上弦月非常耀眼,左下方,大約兩個月亮直徑的距離之外,伴着一顆明亮的星星──金星。這是為天文學所稱的「金星合月」。

拍攝下來與朋友們分享,換來大家從不同地方傳來的影象,大家不約而同都被頭頂上的天然美景吸引了。後來,連美國的朋友也有回應。今天的網上就更熱鬧了,港台傳媒有不少報道,綱民議論紛紛。

這其實不算「奇觀」,只要經常把視線從手機、從眼前的芝麻綠豆小事移開去,眼界抬高一點、放寬一點,不時會見到這樣的行星合月影象,如火星合月、木星合月等。我原以為今天晚上仍可以看到金星合月,可是據專家說,月亮與金星今天晚上的距離會較遠,「合」不起來了。金星與月亮在天上的移動都較快,到昨晚八時四十分,兩個星體下沉到一個較適宜與港島夜景合影的角度時,兩者之間的距離已明顯拉開了。「合」在這裡是天文學用語,指兩個星體靠近,特別是指五大行星與日月或其他恆星的靠近。

不過不要緊,月底就有下一次機會。據台灣中央氣象局綱頁,一月三十一日,大年初四,月亮將在這個月第二度在金星旁邊經過,日沒後出現在娥眉月的右上方,再度形成金星合月。

金星是夜空上除日月之外最為人熟悉、光亮、耀眼的星體,即使在空氣污濁的城市,也很容易看到。它是最接近地球的行星,由於比地球接近太陽,是內行星,總是出現在望向太陽的方向,有時在清晨,有時在黃昏,中國古書上的「東有啟明,西有長庚」指的都是金星。

在中國,月亮被稱作月老,而在西方,金星叫維納斯,是愛神,都讓人幻想到男女之情。難怪有人把金星合月浪漫地描述為「一輪明月與金星並肩漫步蒼穹的美妙天象」。

香港夜空的光害非常嚴重,加上霧霾 (煙霞),要數星星不容易,市區尤其是這樣。不過,金星仍然經常出現,在夏天的傍晚最矚目,常常太陽一下山,向西望去就見到它孤零零地高掛當空。金星過去是人們最覺得親切和熟悉的星體。如今天文科學發達,對金星反而疏遠了。

在中國古代,金星的傳說特別多。在道教中,太白金星佔有核心地位。太白金星之神,初是穿着黃裙,戴着鳳冠,演奏琵琶的女神;後來又變為童顏鶴髮的老神仙,在《西遊記》中與孫悟空打過不少交道。詩人李白,據說是母親夢見太白金星入懷而得名,字太白,因而頻有「仙氣」。

在沒有光害的古代,璀璨的夜空不但帶來幻想,人們也從中積累了豐富的知識。顧炎武因而說:「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農夫之辭也。『三星在天』,婦人之語也。『月離於畢』,戍卒之作也。『龍尾伏辰』,兒童之謠也。後世文人學士,有問之而茫然不知者矣。」慚愧,我亦茫然。

不論中西,曆法都自天文而來。剛踏進新一年,人皆添一歲。在中國文化中,「年」與「歲」其實有意義上的分工。「年」是指今年正月初一至明年正月初一之間的時間,算的是陰曆;而「歲」表示從今年某一節氣,例如冬至,到明年同一節氣之間的時間,算的是陽曆。

眈天望地,不算無聊,得閑為之,實有益身心。

2 則留言:

  1. 因本人不懂天象和中國氣節,細閱文章後,增長知識。再一次感謝「筆下留情」作者。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