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7日 星期五

雞之可憐、可敬、可愛

今年畫來送贈親朋的平安大雞

積福大雞
幾年前去台灣,摸黑住進了五指山下的登美山莊民宿。第二天起來,聽到公雞的嘹亮啼叫,既陌生,又親切。公雞叫,是很多人小時候都熟悉的。如今,這久違了。

在香港,自從十幾年前受到沙士疫症侵襲,已禁止散養家禽。活生生的雞,差不多在社會上絕跡了,只能在有牌照的養雞農場和街市見到。很多小朋友可能除了在飯桌上,從來沒有見到雞和鴨,不知道公雞、母雞、小雞是怎麼叫的,鴨又是怎麼叫的。在過去,這是最平常不過的常識,即使在城市裡,雞和鴨也經常接觸得到。

如今,城市小孩接觸得最多的動物是狗和貓,它們一但成為龐物,都日趨貴族化。一位朋友若一家去旅行,所養的狗會住到狗酒店去。另一位朋友的貓不久前染恙了,朋友馬上帶它去看急診,貓住了幾天留院,朋友為此花了一萬多元。相對之下,雞真可憐,一只染上流感, 族群統統撲殺,何止誅九族。

可是雞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備受推崇,是所謂五德之禽。《韓詩外傳》讚美雞有五德:「頭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敵在前敢鬥者,勇也;見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時者,信也」。雞諧音「吉」,又寓意大吉大利。畫家畫雞,常題為「大吉圖」。在十二生肖,雞是唯一的飛禽。在農村,最多人飼養的生物是雞,不為吉利,而是為了吃蛋吃肉。

人們生活富裕之後,膽固醇過高成為流行病,紛紛畏吃雞蛋。如今「撥亂反正」,雞蛋給恢復名譽了,重新確立為最有營養而又便宜的食品。

家門前的春聯
雞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也反映在語言中。粵語含「雞」字的慣用語多不勝數,最新的可能是「小學雞」。其中固然不少與雞有關,例如發瘟雞,但又有很多與雞毫無關係,例如有種不是雞的燒味叫金錢雞。把「性工作者」稱為雞亦然,這不過受到北方話中與「妓」諧音之累。鴨受誅連就更冤枉了。粵語因為珠三角河涌成網而產生了大量含「水」字的慣用語,所以有「水的語言」之稱。粵語中含「雞」字用語之多不遑多讓,不妨也稱之為「雞的語言」。

如今,人們仍然愛吃雞,不過在農場大規模生產的雞己是「雞非昔比」。大陸最近有個名為「野食小哥」的網上飲食視頻很受歡迎,它只有視象沒有旁白,像默片。那小哥是個其貌不揚的小胖子,吃得返樸歸真。在其中一集中,小哥到農場手捉了一只走地雞,然後掛在背包上徒步到一處瀑布前,磨刀殺雞、拔毛、上味,再塗泥、挖坑、生火,燒烤叫化雞,最後手撕而食。這真叫原汁原味,一定比任何大酒樓的什麼雞都好吃。

今年的家門前貼上一幅對聯,寫的是:
雞鳴竹爆何年事
水綠山青舉世歡

社會發達、發展了,反叫人更懷念過去物質不富裕時的情味。

3 則留言:

  1. 我會眼向前望,腳向前邁步,感受不一樣的情味。
    祝博主萬事如意!健康快樂!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亦祝君新年如意,健康安泰。

      腳是總得向前的,但回眸與前望不必對立,都是需要的。「知否興風狂嘯者,回眸時看小於菟。」

      刪除
    2. 我不是那個意思。
      人到世間走一回,有太多的未知,有很多可以玩味。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