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4日 星期三

終於得遊廣州海幢寺

少時在廣州就知道河南有個海幢公園,也知道其中有海幢寺,但一直沒有到過。那時,廣州市區主要在珠江以北,經那時珠江上唯一的橋梁海珠橋過河南不遠,已是郊區。印象中,只在學校的郊遊中到過河南,好像是到中山大學附近去宿營。

日前到廣州探望朋友,特意住到河南去,終於遊了海幢寺。去的正是時候,因為這才多少看到這家千年古寺應有氣象。

如果不是廣州人,對海幢寺的讀音可能有誤,其中的「幢」字可能誤讀為「狀」或「床」,而正確的是「堂」。據香港中大的粵音網頁,「幢」字亦讀 tong4,例如「海幢寺」。

據史料記載:海幢寺始建於五代十國時的南漢時期,初為千秋寺,後廢為民居。明朝末年,復建寺院,並依《華嚴經》中「海幢比丘潛心修習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成佛」之意,以「海幢比丘」的名字為名,叫海幢寺。清代是海幢寺的鼎盛時期,住僧眾逾百,範圍廣大,北至珠江之濱,既是弘揚佛法之所,也是時人游春勝地。海幢寺此後日漸式微,由於戰亂,殿宇頹毀,破壞嚴重。民國時被沒收,闢為河南公園,後又改名為海幢公園。「文革」時再遭刦難,到改革開放了,原來的大雄寶殿又一度淪為舞廳。到一九九三年,海幢寺終止了三十年的宗教活動才得以恢復;二零零六年,海幢公園再劃歸海幢寺,千年寺院終可重光。


如今的海幢寺是鬧市中的清靜地,南北兩門都面對大街。不過原來臨江的優勝已失,由於珠江沖積,珠江已在百米之外,與海幢寺相隔重重樓房。寺內殿宇可見多是在原址上重建的,猶幸是,舊址範圍長期闢作公園,林木曠地得到保持,古木不少。其中以居於東北一角的一株号稱樹齡四百多年的鷹爪蘭最為著稱,這其實是番荔枝科鷹爪蘭屬藤狀灌木,枝幹不特別粗壯而蒼勁如虬,長在花壇,盤纏在棚架。據一塊由市政府二零零六年立下的古樹名木匾牌,樹齡約三九九年,另有說明稱其與海幢寺「休戚與共,超凡脫俗」,廣州俗諺有「未有海幢寺,先有鷹爪蘭」之說。

海幢寺內有不少匾額對聯,從文字構思到題寫書法都頗講究。譬如那鷹爪蘭旁邊有一新建亭子,柱上有對聯曰:
鷹爪善勾騰,歷刦英姿勢凌滄海;
蘭心惟清靜,經霜根蕙猶倚幡幢。
上下聯首字嵌「鷹蘭」二字,末字嵌「海幢」二字,而上聯寫鷹爪蘭,下聯寫海幢寺,都有寄意,而且書法古樸而不失秀逸。一看,是廣州著名書畫家連登所撰並書。甫進門便見到這對聯,令人對海幢寺另眼相看。

其他楹聯有若干出自「新成」之手,後來才知道,這是住持新成老和尚。新成法師一九九二年駐海幢寺,主持了寺院的復修,功德共睹。他亦曾駐廣州光孝寺、六榕寺,都對佛門重光多所貢獻。廣州有四大古寺 (另一是以達摩東渡處馳名的華林寺),他與其三有重要淵源。

海幢寺另一特別之處是不收門票。過去幾十年,海幢公園是附近坊眾早晨運、晚乘涼之地,如今依然保持這樣的民風民情。那天,我們在從酒店步出,遇到一位大嬸,她主動搭訕,原來是到海幢寺旁邊的廣州酒家上班去的。我們於是隨着她,穿過廣州的典型小巷走到那兒去。小巷彎彎曲曲,鋪着長長的麻石板,特別有廣州情調。

住的酒店在一個活化的新區,叫太古匯,是以前太古洋行在江邊的倉庫和碼頭改建的,酒吧食肆林立。江邊長廊近兩公里,如今是廣州一個新興的吃喝玩樂好去處。

於是,廣州河南已成為一個古今東西薈萃的地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