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31日 星期一

絲路胡天大姓劉

天亮不久,敦煌鳴沙山下就出現遊人的登山駱駝隊。
在烏魯木齊,給我們開車的師傅姓劉;到了西安,給我們開車的師傅也姓劉。西安的劉師傅知道這個巧合,不無自豪地說:「劉是大姓。」這是事實。在西北這一帶,劉之為大姓有着特殊的歷史因素。

西安,有過一千多年作為王朝首都的輝煌,從西周之鎬京至唐朝的長安,號稱為十三朝故都,其中以盛唐一段最為人樂道,以至今天西安重新成為經商、交通、旅遊之焦點後,有人力倡恢復長安舊名,以重振一度低落了的歷史地位。

稍為重溫一下中國歷史可以發現,西安之興衰其實是中華帝國發展之縮影。西安周邊地區是中國考古發現最豐富的地區,被視為中華文明的最早源頭之一,商周遺址遺物眾多,神秘朦朧的夏朝的種種傳說也圍繞着這個地區發生。華夏民族於茲生育繁衍,直至政治與經濟重心向東向南轉移,長安成了西安 ── 不再居中而偏西了。

華夏族本身是個種族混合體,居「中國」而強盛之後,不斷面對着東南西北周邊非華夏族的覬覦。這是磨合和融合的過程,武力上的對抗殺戮和文化上汲收交流不斷。十三個定都西安的王朝(還有十四至十七朝等說),有六個出現在中國歷史上權力爭奪與傾軋最慘酷、人民生命最危淺的五胡十六國時期,如《晉書》關於「永嘉喪亂」所記,這裡曾經「流屍滿河,白骨蔽野……人多相食,饑疫總至,百官流亡者十之八九」;偌大長安城繁華驚散,居民曾一度不足百戶。

所謂五胡,是匈奴、鮮卑、羯(匈奴別支)、羌、氐,而實際的部族遠多於此數。據《史記》,匈奴的先祖是夏朝遺民,西遷中融合了月氏、樓蘭等二十六國的人。近代西方主流歷史學者認為,中原以北的匈奴人是一些喜以馬征戰與結盟的混合遊牧部族,是民族集團而非同種族群。留在蒙古高原的匈奴後來逐漸漢化,其後裔是為蒙古族、突厥族、契丹族,也就是岳飛詩句中的「胡虜」。

漢武帝大破匈奴之後,經過傪烈的殺戮,雙方都有和意,於是出現了漢女和番的「和親」。到東漢時,匈奴南北分裂,南支遷入中原內附,獲賜姓劉而強悍之性不改。同時入遷的尚有氐、羌等族。至東漢末天下大亂,這些都有漢姓的胡族紛紛立國,匈奴單于冒頓(獲漢高祖以皇族女子和親)之後裔劉淵更打出恢復劉漢正統的旗號,建漢趙國。

有學者認為,匈奴作為一個民族在中國北方消失了,但其姓氏及不少文化習俗卻流傳下來;陝北姓劉的很多,其中或許就有匈奴的後裔;建立大夏國赫連勃勃的子孫也姓劉。

烏魯木齊那位劉師傅祖籍甘肅,是在新疆的第三代移民,祖父是當兵的,是進疆解放軍的一員,部隊後來成為生產建設兵團。劉姓於是又外遷了。

沿着絲路走向「塞外」,不見烽火狼煙,而秦月漢關隐約。匈奴胡人,卻可能就在身邊。

(絲路紀行之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