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3日 星期一

遠古陶符:相互影響而各走各路

西亞八千年前的古陶盤
遠古時代東西方的交往跡象,在考古中有越來越多發現,例如陶符的互相影響。不同地方的遠古文明都有陶器製作,其上都有稱作陶符的紋飾,是文字產生之前的符號,主要是象物而成。不同地方的陶符不少很相似,可是發展下去,卻形成完全不同的文字,西方是拼音文字,而中國是「形」與「聲」並重的形聲漢字。饒宗頤教授對之的發現和見解都很有趣,從中既可了解東西之異同,也可明白中華文化之獨特。

饒宗頤指出,相同的陶符在不同地方、不同時期的陶器上出現,說明這符號確曾具有傳播 (diffusion) 和涵化 (acculturation) 跡象。在這過程中,文化互相滲透,各有採擇、取捨及調整。現時所見的陶符,從比勘同形入手,以其分布情況,仍可探索其間關係。

其中一個例子是萬字符,即 卐(右旋)或 卍(左旋)。饒宗頤認為這是世界上流行最廣泛也最複雜的一種符號,大抵是西亞最早,印度河谷次之,中國較晚。它是人類文化史上代表吉祥美好一面具體而微的標識,有人說是太陽的象徵,在史前新石器時代已普遍存在,西亞、小亞細亞、希臘、印度……的形形色色器物上都有。中國青海、遼寧出土的陶器亦可見到,可見殷代的羌人和殷人都已吸收這個符號。戰國早期的越器戈上也有。

半坡、大汶口遺址附近渭水流域一帶出土的古陶中,不同的陶符有近三百個。章太炎把這樣的陶符稱為「初文」。饒宗頤把半坡遺址發現的陶符與腓尼基字母相比較,發現最令人驚訝的是, 彼此形構相同的竟有二十個之多。

西方的字母是中東的腓尼基 (Phoenician)人發明的,他們到處經商,在新石器時代就發明了字母,共 22 個,其中有 A (aleph), B (beth),希臘人借用了,改了讀音,形成自己的字母,就是 alphabet。腓尼基人最初使用楔形文字,象形的,字母也用楔形文字來表達。腓尼基字母從公元前一四零零年起至前八四二年開始流行,而中國渭水流域半坡等遺址發現的陶符產生於更早的八千至五千年之前。

西方發明了字母,進而發明白了拼音文字,以表達多音節的語言,各種象形的文字就因為太複雜而湮沒了。

在中國,陶符卻沒有產生字母,而與單音節的語言結合,產生了漢字。饒宗頤指出,一般認為漢字是象形文字,這只是從形體結構角度來看問題 ,其實漢字很早就已脫離表意階段,殷代的甲骨卜辭大部分是借音字和形聲字,以音符為主,形符為輔。在銅器時代,一個漢字有許多字形 。盡管形符可以變動不居,而音符所代表的聲音則比較固定。因此,不能完全從字形方面着眼來談漢字 。漢字不僅重形,同亦重聲。漢字是由音符和形符共同組成而以形聲字佔大多數 。漢字演進到了甲骨文,就已走上一字一音的規範化道路,與文字的思想架構互相配合,很快發展成為一獨特的書法藝術。這也就不要字母了。

著名文字學家唐蘭說得更明白:應該把漢字理解為一種很重視字形的「注音」文字,有別於印歐語系的「拼音」文字。事實上,三千五百年來,漢字的造字原則都是「音象結合」,或稱「形聲結合」。香港的大量粵音字也是這樣造出來的。把漢字說成是象形文字,與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一些人推崇西方拼音文字之先進,而刻意突顯漢字之落後有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