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6日 星期一

長命百歲,亦喜亦憂

關於人生的不同階段劃分,有不同說法。比較普遍的是三分法,退休是為第三齡。莎士比亞在《皆大歡喜》( As You Like It) 中有較複雜的七個時期之說。劇中一首詩說:「世界是個大舞台,男男女女不過是演員;有下場的時候,也有上場的時候。人在一生中扮演幾個角色,表演分七個時期。」接着列舉出,第一個角色是嬰孩,然後扮演學生、情人、軍人、法官、老叟,到了最後,返老還童,重新扮演懵懂小兒。

在莎士比亞的年代,人的平均夀命只有四十歲上下,人能扮演這麼多個角色並不容易。如今,人活到八九十歲的不少,百歲老人並不罕見。按照目前趨勢發展下去,到本世紀中期,一些發達國家或地區居民的預期夀命就可以達百歲。人人要在百歲生涯中的不同階段扮演什麼角色,將變成新問題。這不僅關乎個人,更關乎各個地方的政府的長期發展政策。

一位朋友日前傳來了英國《金融時報》一篇文章:How to live to 100 and be happy (如何快快活活滿百年)。這是對The 100-Year Life(人生百年)一書的紹介(作者Lynda Gratton and Andrew Scott)。據作者說,今天出生的人,很多可能就有百年夀命。這意味着,按照今天的人生規劃期來劃分,他們會有很漫長的退休期,若六十歲退休,在世上還有四十年,可能比第二齡的工作期還長。無論從個人還是政府來說,要承擔這麼長的退休生活,都是沉重的負擔。人生不能不重新規劃,譬如,延遲退休,工作到七十歲,八十歲。以前,人沒有明確的退休概念,只要活着,都會做點什麼。在一些「長夀之鄉」,都是農村,長夀老人還是這麼生活的。

但是在城市,特別是在如今技術發展飛快的時代,這是複雜問題。當今被稱為知識時代,它的特點是人的技術知識加快老化。人的工作崗位以至整個行業,因此一個一個消失,連年輕人的就業也因此受到威脅,要和自動化,和電腦、機械人競爭。七八十歲的人要繼續在職場立住腳跟,更是談何容易。

這也意味着,在傳統的學習期與就業期之間,會有一個探索期,約由 18 至 30 歲。這時的人要在不同職位、行業間打滾,找尋可以樂業的地方。在比過去漫長的就業期裡,還要及時安排新的回校短修,更新知識。人可能需要有不同學科的學位,更高的學歷。這其實已是香港的現實。

全世界不同地方居民的夀命都在增長。這主要並非由於個別神奇藥物和醫療技術的發明,而是由於整體生活環境的改善。 (極端環保主義者對這不知道會怎麼說?)過去兩個多世紀以來,全球儘管發生過流感、愛滋病等嚴重流行病,又發生過兩次世界大戰,但人均夀命仍穩定地持續增長,約每年提高三個月,亦即每十年提高兩三年。

可喜耶?可憂耶?個人的生涯規劃要改變,社會政治也在醞釀改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