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6日 星期二

達摩克利斯之劍的啟示

懸在頂上的危機
西方有個經常為人提及的典故「達摩克利斯之劍」(The Sword of Damocles),這是一柄高懸頭頂的劍,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掉下來。不少人談到要有危機意識,心中要警鐘長鳴時,常會引用它。

詳細了解一下它的出處,會發覺裡面有更豐富的內涵。

希臘歷史故事是這樣說的。公元前四世紀,西西里東部的敘拉古王迪奧尼修斯擊敗了貴族勢力,建立了雅典式的民主政權。他的權力很大,宮室華美,但由於貴族的不滿,地位不牢。他的寵臣達摩克利斯常對他「擁有人們想要的一切」語多羡慕。有一天,他把宮殿交給達摩克利斯,並賦予他實現自己任何慾望的權力。達摩克利斯大排筵席,卻在坐上寶座時發現,頭頂上懸著一把沉甸甸的利劍,劍柄只有一根馬鬃繫着,眼看就要掉到頭上。達摩克利斯嚇得離席,迪奧尼修斯王即說:「這把利劍就是每時每刻都在威脅國王的危險象徵,至於國王的幸福和安樂,只不過是外表現象而已。」

這個故事可以從不同方面予人各種寓意。例如:
── 一個人擁有多大的權力,就要負多大的責任。
── 一個人獲得多少榮譽和地位,就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 不用羨慕別人擁有多少,要想到別人為此付出了多少。
── 我們想要得到多少,就必須準備要付出多少。
── 對所擁有的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作好準備。
── 當你擁有多少時,意味着你已失去多少。
── 和平安寧的背後存在着危險與不安,要居安思危。
── 若有人覬覦你的地置,讓他知難而退。

你站在國王的位置、達摩克利斯的位置、第三者的位置,想法不一樣。比較一致的是,故事諭人要有敬畏之心。敬畏,是指對某種權威、莊嚴、崇高事物又敬重又畏懼。

孔子說:「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所說的畏其實亦是敬。朱熹說:「然敬有甚物,只如畏字相似。」敬畏這詞,早在《史記三.魯周公世家》就出現:「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用能定汝子孫於下地,四方之民罔不敬畏。」

敬畏的概念,無論中外都有。在《簡明漢英詞典》中,「敬畏」譯為awe、fear、revere、reverence。英文欽定版《聖經》箴言 9:10 說:「The fear of the LORD is the beginning of wisdom。」和合本《聖經》中譯文是「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fear 不只是恐懼而已。

敬畏之心常涉宗教,大抵所有的宗教都有一個高高在上的信念或神靈讓信眾敬畏,以統攝他們的言行。因此有人認為,敬畏與理性相違而不可取。

我沒有宗教信仰,但越來相信,人該有敬畏之心了,只是敬畏的不必是某個神靈,而是合乎自然或社會法則的某種必然規律。譬如對環境、大自然、天地,就要有必要的敬畏。為什麼要畏?因為它會報復!

不過,有敬畏之心的,不一定是好人。據說美國一個調查發現,美國普通人中,有百分之八十幾的人有敬畏之心,而罪犯當中卻高達百分之九十九點幾,可就是這樣的人多作奸犯科。

關於達摩克利斯的故事,據說有這樣的結尾:達摩克利斯對國王說:「是的,我知道了,除了財富和榮譽之外,你還有很多憂慮。請您回到你的寶座上去吧,我回我的家。」從此,達摩克利斯非常珍惜自己的生活。

人要有理想,但也要珍惜自己的生活。此之謂惜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