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分為三」的公式

「一分為二」是人們都熟悉的,它明快簡潔,可是也易使思維習慣僵化,以至形成難以調和的矛盾對立。「一分為三」來自中國古老傳統,反而不為人認識,甚至一度被視為異端了。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與明月相對成二,影子是第三者,無李白則無影,無明月亦無影。影卻是雖虛而能見。更多現象中的「影」則虛而不見,人們眼中能見的盡是對立的兩面,非黑即白,非彼即彼,非優即劣,非對即錯……。

類似的「影」之是否存在和應該怎麼看待,着實使人困擾,連亞里士多德也不能倖免。他認為中道是德性,以過度與不及為惡,並努力給各種中道一個名字,譬如魯莽與怯懦之間是勇敢。對立通常是質的對立,而由量形成。譬如魯莽與怯懦都關乎自信,自信爆棚就是魯莽,自信太小就怯懦了。可是中道常常「無名」,使亞里士多德尷尬。

兩端與「中」常以左中右姿態出現,卻是不應被視為線性的展現,三者其實呈三角形,而「中」的維度不同於左右,用龐樸的話說:「中是絕對者,左與右皆因它而起,以它為准;它自己則或拒左右而在其間,或納左右而成其全,或超左右而臨其上,或容左右而見其公。」他指出:「中」其實有四種形態:A而B,A而不A (B而不B),亦A亦B,不A不B。

「中」或「三」不一定只有一種形態,三其實就是多,就如氣候冷熱之間分四季,顏色黑白之間有七色。昨天是冬至,至就是盡頭,由冬至到夏至這兩端之間,冷暖多變。老子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三」體現為萬物。                                                                                                                                                                                                                                               龐樸認為,中國式的思維方法不是一分為二的。一分為二只是它思維過程的一個階段。與分析相對的是綜合,中國哲學並不主張用綜合去取代分析,而是把綜合與分析「綜合」起來,此之謂整體思維。人與天相分相對,有天人合一。中國哲學也不用天人合一來排斥天人相分,而是把合一與相分「合一」,這才是天人之學。馬王堆古墓帛書《易經》以益卦而不是既濟卦為最後的第64卦,饒宗頤教授受此啟發而提出「天人互益」觀點,也是把合一與相分「合一」的觀點。

「一分為二」並不錯,常見的錯是不知道接着還要「合二為一」。這個合成的一,已是新一。在儒家,叫做「執兩用中」;在道家,叫做「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或者叫做「得其環中,以應無窮」。

龐樸在七十年末、「文革」還未結束之時,就提出「一分為三」的觀點,並為中庸「平議」。這有政治風險,幸好後來毛選第五卷出版,其中為中庸說了幾句好話,龐樸因而避了一刦。他後來就「一分為三」寫過不少文章,出版了《淺說一分為三》、《一分為三論》等書。

在龐樸之前,有張新吾的《三極論》出版,我不久前在深圳中央書城找尋龐樸的書不獲,卻意外地買得《三極論》。張新吾是實業家,民國時期是「火柴大王」,而又醉心國學,特別是易學。他認為:太極與兩儀合體,謂之三極;所謂中庸,乃三極單個運用之道;而中庸之說源自伏義,因而中庸在前,易道在後,易道是從中庸進化而成。他並因為「中」容易被簡單化為中間的中,而提倡把中庸正名為庸道。他提出:「易尚中道,此所謂中,不是中間路線,而是謂中含有陰陽,能把陰陽勻配於物,使得合度,所以,也是執兩用中之義。」

 他把「執兩用中」列為「三極運用的公式」。這也可說是「一分為三」的公式。

(「一分為三」之三,完)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