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7日 星期一

重讀〈追求零風險的偏誤〉

近日,香港因為某些公共房屋的食水發現鉛的含量偏高,輿論一片沸沸揚揚。記得以前寫過以下文章,重讀一下,不無裨益:

2013年6月14日 星期五


追求 零風險的偏誤

如何平衡風險?
人對概率的感覺很遲鈍,而對事情一旦發生時產生的後果則很敏感。個人如是,政府如是。

科學家做過這樣的實驗:把一批人分成兩組,告訴一組人一定會受到電擊,又告訴另一組人他們只有50%概率可能受到電擊,然後測試他們的緊張程度,包括心跳、盗汗等。兩組人的緊張反應竟然沒有分別。研究人員把第二組受電擊的概率降低,一直降到 5%4%3%,仍然看不出區別來,兩組人一樣緊張。若宣布電擊強度會提高,兩組人緊張程度的上升也相同。兩組的區別一直到第二組的電擊概率下降到零才出現。這說明,人們只對預期後果的強度作反應,而不是對它的概率作反應。在人們的感受中,零風險比1%好得多。除非風險是零,我們很難區分風險高低的意義。

這樣的例子很多。買六合彩中頭獎的概率只有一億分之七,中獎的機會渺茫之極,但人們的眼睛只會盯着彩金有多少千萬元。飛機失事的機率,比坐汽車還低,然而很多人害怕搭飛機。每年被鯊魚咬死的人屈指可數,可是你下海游泳總怕會受鯊魚襲擊。

一般人都相信,零風險才算安全。在人們開始注意到食物安全問題時,就以零風險為目標。美國一九五八年頒布的食品法曾規定,食品中不得含有致癌物質。這似乎理所當然,非常好。可是很快就發覺,這不切實際。西方的現代醫學之父帕拉塞爾蘇斯早在十六世紀就指出,有毒無毒是劑量問題。追求完全無毒、無致癌物質,實在沒有必要。以上食品法,最終無法實施。

如今,人們生活富裕而問題食品日多、各種社會問題也日多,但已忘記以前的教訓,容易落入零風險的無謂追求。我們在香港經常聽到一句口號叫「交通零意外,香港人人愛」。我對之很不以為然,因為零意外這目標永遠無法達到,除非把車速限制降到零,於是香港只好永遠不會人人愛了──儘管這又是實際上辦不到的,也沒有必要追求人人愛香港,讓一些人恨香港沒有什麼大不了。

又如,今天早上看到一個嗽口水的電視廣告宣稱能消滅口腔中99.9%細菌,這接近零風險了,而這麼一來,有益的細菌也殺光。細菌不都是有害的,有些是人體需要的。

這樣的追求,無傷大雅,即使要追求「道路零意外」也不致於擾民。要追求恐怖襲擊零風險,就茲事體大了。自從發生了造成接近三千人死亡的紐約九一一事件之後,以美國為主的反恐行動,影響到全世界所有的人。最近發生了波士頓爆炸案、倫敦殺警案之後,反恐措施恐怕又會變本加厲。這是公開的反恐,而見不得光的反恐是怎樣進行的,誰也不知道。斯諾登跑到香港來「爆料」,揭露美國涉嫌侵犯人權和其他國主權的網絡監控所為。這震驚世界,但揭露出來的恐怕不及冰山一角。

這不禁讓人懷疑,這是不是也屬於零風險的偏誤,為了抓一小撮恐怖分子,把全美、以至全世界的人都監控了。這符合成本效益嗎?美國和盟國在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中犧牲了八千名士兵,與九一一的損失相比,這完全不划算。

或許,美國的真正目的並非反恐的零風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