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3日 星期二

對「全勤」,有不一樣的認識

日前遇到一位資深的音樂人,聊到業餘樂隊的問題,這位以音樂為事業的朋友對業餘樂隊的紀律散漫例如排練出席率偏低大為搖頭。湊巧,接着在「臉書」上看到另一位朋友高興地向友儕展示他加入外地一個專業樂團後獲頒授的年席全勤獎狀。這位朋友活躍於香港和外地的專業與業餘音樂活動,而一年下來,對所服務樂團的大小音樂排練、演出竟然一個不拉,非常難得,難怪得到「工作態度敬業、勤謹,具備專業精神」的嘉評。

可見,專業與業餘的分野,不僅是技術上的比較,也是態度上的比較。技術專業,態度不專業,不可取;技術業餘,態度亦業餘,就更不可取了。

不過關於「全勤」,日前讀到一個論述,讓我有耳目一新之感。

如果我服務的機構也有全勤獎的話,我應當拿過不少。比如在目前服務了十多年的機構,在我記憶中只有一回因為在家中「撼穿頭」以致要到急症室縫針,才缺勤了一天。在以前服務得更長的機構,更可說是「超全勤」,因為經常工休的日子也返工,有段日子連續九個月。

即使沒有誰提倡要全勤,受傳統道德影響的一輩人,都會自動自覺地這樣做,視之為應有之義。這大概是儒家以誠信修身的文化潤物無聲的結果。

日前在台灣《天下》雜誌上,讀到台灣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介紹他的管理理念,才知道對「全勤」可以有別開新面的認識。王品集團是餐廳連鎖集團,總部在台中,成立廿多年來,事業已發展至海外,其間得獎無數。它的一個特點,是提倡員工要「愛玩」。從戴勝益對子女的「縱容」,可見這企業文化之一斑。

他自言很民主,對孩子寬容到極點,孩子只要不犯法,做什麼都可以;他甚至鼓勵孩子向學校請假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弄得老師打電話來質問:「戴先生,你是存心跟學校作對嗎?

他小時候可不是這樣的,小學六年都拿全勤獎,「這張獎狀就像是『貞節牌坊』一樣,為了得到它,你就不能隨便『改嫁』」。於是在小學六年中,他錯過了太多重要的事:「三年級時,我小阿姨結婚,我沒參加;我阿公、阿嬤過世,我沒去送;我家附近做醮,那是六十年一次的大拜拜,可以想像那是多麼熱鬧的場面,但我也未能恭逢其盛。」多年之後回想起來,他遺憾萬分,自問「這值得嗎?

為了不讓員工有同樣的遺憾,他鼓勵他們請假;人生的關鍵時刻,絕不可缺席,老婆生孩子、小孩畢業典禮可以優先請假;甚至只要感覺今天很想去爬爬山,也可以請假,總之是要「把時間花在真正有價值的地方」。

他還舉辦大量活動鼓勵員工參與,像三項鐵人賽等;最新的一項是去攀登喜瑪拉雅山一個登山營地,為時16天,而且強制第一線主管人員要去。

王品的企業文化可以簡述為「敢拚、能賺、愛玩」。一個顯著成果是,四千多名正職員工的離職率很低,這是王品的服務品質得以維持的關鍵原因之一。

對於「全勤」,原來可以有這般不一樣的認識。──真可惜,快退休了,無法向全勤「挑戰」。

2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