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1日 星期三

香港:國際水貨中心

這裡何嘗不是「水貨」集散地?
香港人很有「搵錢」意識。做什麼能賺錢、做什麼賺錢最快,只要有人得了風氣之先,馬上就有人跟上來,甚至是一窩蜂地跟風,直至風氣衰敗,大家再沒有「着數」(利益)為止。粵語所謂的「執輸行頭慘過敗家」,是對這風氣的寫照。

在這風氣下,你不但要盤算自己要怎麼「搵錢」,也得緊盯着別人怎麼「搵錢」,激烈以至惡性的競爭因此而來,可能直至各敗俱傷。

在最需要創意的領域常見到這樣的例子。你若憑創意打出一條新路,必也得有強大後勁保持一馬當先的優勢,盡可能「有風駛盡艃」,領先的距離越大越好,否則很容易被從後趕上的萬馬踩死在自己開闢的道路上。

這風氣其實不稀奇,市場經濟就是鼓勵逐利,追求利潤最大化無可厚非。香港既以世界最自由的經濟體為榮,也就得容忍各種逐利行為,只要合乎法例就好了。出了什麼問題,可以按法例加強管理,既保障各方的利益,也讓逐利行為可以繼續進行。

香港經濟自戰後起飛以來,不知經歷過多少次這種一窩風而起,繼而一窩風而終的「搵錢」循環。每當一個新的「搵錢」風潮興起,你可以很有把握地預言,風潮終有消退之日。最好是市場自己起作用,否則,會由管理當局施展撒手鐧。

港深之間的「水貨」熱潮看來也是這樣。

「水貨」這稱謂不知道是不是港產的,只是到了今天,肯定在華人世界通用了,兩岸的詞典都收入,泛指「對外貿易中通過非正常途徑和不正當手段銷售的貨物」。鍵入百度,「水貨」詞條竟然長達一萬四五千字,洋洋大觀,對各種電子產品、品牌的不同「水貨」、「行貨」有詳盡介紹。其中的「港行」(香港的行貨)沿非正常途徑到了大陸,就成為「水貨」。

香港在諸多「XX中心」、「YY中心」的頭銜之後,其實還可以加上「國際水貨中心」一項。港人自己去買電話、相機,都知道可以有「行貨」、「水貨」的選擇。「水貨」哪裡來?當然是香港人自己通過各種渠道弄來的。港人知道「水貨」可以賺錢後,各個行業中有往來便利的人早就買「水貨」、帶「水貨」了。如今天天在港深各個口岸來來往往的「水客」,據說六七成是香港人。向「水客」供貨的,更加是港人。靠「水貨」賺來的錢,主要是港人賺去的。

最賺錢的「水貨」,自然不是奶粉、洗頭水之類,而是高檔產器。我認識一位入行不久的空姐,不多時就知道門路,每次飛歐洲,都有名牌手袋帶回來,知道該買哪個牌子哪型號的,要到尖沙咀什麼地方交貨。這應是行內的公開秘密,那位朋友自然是得識途老馬的指點,才懂得賺這外快的。「水貨」還包括化妝品、時裝、電話、相機、藥品等等,飛日本、韓國、澳洲等等,都可以帶點「水貨」。

我家也用「水貨」,的確是通過「非正常途徑」得來的,那是家人通過旅行社導遊和在那邊念書的朋友買來的日本鎮痛藥布,藥性據說特別好,本來不出口,專供日本使用。


反「水貨」的人是否也要到機場示威去,向空姐、導遊腳踢、推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