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4日 星期二

完美,本身就是缺陷

人,大抵都有追求完美的自然傾向。不少人自詡為完美主義者,說這話時,常有沾沾自喜之態,就像炫耀着一種難能可貴的美德。可是現實世界不盡完美,缺陷到處都是,而你以為完美的東西常常是不完美的,有缺陷的東西反而會更好。

那天到香港科學館看了一個展覽: 神奇物質──材料科學展。展覽中展示了這樣一句睿智的話:Perfection has one grave defect: it is apt to be dull (完美有一個重大的缺陷,就是難免乏味)。這是英國文學家毛姆(William Somerset Mougham)的名言。

完美本來意味着沒有缺陷,毛姆卻是挑出,完美顯得乏味,本身就是缺陷。

這是展覽中「結構與缺陷」的展示。這部分展覽說明,材料純粹不一定好,而材料有缺陷會更符合實際需要。微小的缺陷,例如位置錯亂了的原子,一組排列不整齊的原子,或小量雜質,會使材料的特性發生重大改變,成為更好使好用的材料。

早在六千年前,人類就了解到缺陷的價值。那時,人們發覺純粹的泥磚、黏土磚容易碎裂;若加點稻草,讓稻草充當磚裡的缺陷,可以防止磚上的裂紋擴散,使磚更堅固耐用。至今,這方法仍然在世界各地沿用。

鍛造金屬也一樣。鐵匠打鐵,就是在金屬表面製造缺陷,這可以保證金屬中的原子在受力時不易移動,使金屬更堅硬。這至今是鐵匠要掌握的重要手藝。要改變金屬的特性,還可以加入不同的「雜質」物料,出來的就是合金。

到了今天的電子時代,在材料中製造缺陷還是創新的重要方法。為了製造更快、更先進的電腦,科學家試圖用速度更快的光學零件替代將電子零件,這就是製造「光學通道」。其中一個竅門,就是在光學芯片中製造小缺陷,以快速引導光線信號向不同的方向傳播。

在追求美的藝術領域,缺陷同樣有重大的存在價值。某種缺陷的存在,常常會讓如毛姆所說的沉悶、乏味、單調的美,釀造出特殊味道,讓人回味。

發源於歐洲的藝術標準,傾向於追求純粹的美,例如歌唱藝術中的美聲,樂品音色的純美,器樂合奏中的融和,繪畫藝術中的逼真。可是非西方藝術卻有大量不一樣的美的標準,對比之下非常不完美,有太多「缺陷」。以中樂為例,很多樂器的音色遠遠談不上純美,板胡、嗩吶之類甚至可以說刺耳。但你若把它們都改造得如西洋樂器的純美,那就一點味道都沒有了。

多年前,在廣州與已故民樂大師彭修文有過一面之緣。他談到那時還在試驗而未面世的改良樂器巴烏時,有句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巴烏的音色太純太美了,放在民樂隊中格格不入。至今,巴烏的「格格不入」沒有什麼改變。

追求完美,似乎沒有什麼不對,但不必因此而容不下缺陷。值得品味一下龔自珍的兩句詩:「未濟終焉心縹緲,百事翻從缺陷好。」
**
舊文重閱:從中國傳統智慧看追求完美
http://silverylines.blogspot.hk/2013/09/blog-post_5.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