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3日 星期二

紐約一所小學音樂課的「副作用」

VOICE Charter School 的學生在排練
學習音樂有什麼好處?香港的家長一定有很多見解和體驗,否則,香港不會有那麼多學童參與音樂的課外學習。其中應不乏功利的見解,譬如有利升學之類。你不能簡單地予以否定,因為其中有大量驗證。學習音樂,的確有利於小朋友的心智發育,因而有利於其他學科的學習。《紐約時報》日前有一篇這方面的報道,介紹的不是音樂給某一個人帶來促進,而給一所小學整體帶來促進。

這所小學位於紐約皇后區。皇后區人口約二百三十萬,是紐約五個區之一。這五個區若都獨立為市,皇后區會是美國第四大人口最多的城市,排在三藩市、芝加哥和布魯克林之後。它以種族繁多見稱,種族之多元堪稱世界之最,48%人口是外國出生的移民。這裡的學校自然也是個種族大雜燴,學生的家長都希望子女通過接受教育包括語言的學習早日融入美國主流社會。

其中的 VOICE Charter School,是以「聲音」為名的一所公立私辦學校。校齡至今只有七年,本來不過是幼稚園,二零零八年才開始擴辦小學,此後每年擴展一個班級,今年開始辦到中學。這樣一所學校,通過以音樂為重點,辦得有「聲」有色,不但在音樂上取得成績,其他學科如數學、英語也傲視同儕,令人刮目相看。

它的校長Headley,是參加一次校長培訓課程得到啟發之後開辦這所學校的。他獲悉,音樂可以促進語言學習。紐約市今天的中小學都輕視藝術科目,音樂課、美術課都不過聊勝於無。據今年年初的調查報告,自二零零三年到二零一三年,公立中小學的藝術科目的經費開支下跌了84%;有兩成學校根本沒有藝術科目教師。Headley 卻在自己的學校中逆流而上,所有學生都要上音樂課,學唱歌、學樂理,也練習樂器;低年班每天有兩節音樂課,高年班每天一節,課時遠遠超過其他同類學校。學生上學,每天都離不開音樂。學校每天的上課時間因而比其他學校長,早上7:55上課,下午4:25放學。

在學校網頁招生欄有這樣一句話:All students will learn. All students will sing (所有同學都學習,所有同學都歌唱)。它並非音樂學校,學生是抽籤派位的,不用試音,但學生入學後,在濃郁的音樂氣氛薰陶下,自然愛上音樂,唱英文歌,也唱西班牙文的、德文的、日文的。沒有人放聲唱歌的時候,也會聽有人在低聲啍着,聽到有人用手指、筆桿敲打拍子。

校長說,音樂訓練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通過練習把事情做好,並把這應用到其他方面。一位老師觀察到,同學們學會專注,學會把難題分解開,一步一步解決,而且年紀輕輕便懂得一個團隊地做事情。

果然,學生花時間在音樂上並沒有耽誤其他學習。二零一三年,這所學校的數學科有七成學生及格,成績大大優於全市平均的39%;英文科沒那麼突出,但39%的及格率仍優於全市平均的30%

從功利的角度看,這樣的音樂課很有成效,有助於學業,甚至未來的事業成就。更可貴的可能是,給他們培養了可以陪伴終生、享受終生的藝術嗜好。其中是否能夠產生傑出的專業音樂家,倒是次要的。
**
《紐約時報》的報道:
舊文參閱:音樂階梯 vs 事業階梯
http://silverylines.blogspot.hk/2013/10/vs.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