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3日 星期四

水:上善而不爭

經營玉器的朋友為我製作的玉牌
習近平日前在「水立方」宴請APEC各國領導人時,談到水在中國文化中的重要象徵意義,又介紹了老子「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之說,即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一樣涓涓細流,澤被萬物。

這是很好的借題發揮。在座的領導人中有人能領略中國文化從水得到的啟發當然是好,更好的是外面世界的人,也能有所領略。

對於水的哲學,很多人可能是通過李小龍認識的,他說「學水吧,朋友!  功夫就像水。你把水倒入杯子,水就變成杯子;你把水倒入茶壺,水就變成茶壺。」水無常形的思想來自老子。水至柔亦至剛,無私而無畏,就下亦趨上,無為而無不為,可包容萬物而靜止即澄明……水的性格,令人歎為觀止。

中國人對水,不止於讚歎,而從中提煉出思想精華,形成中國文化的價值核心。

 自製木刻
水被詡為「上善」,可是在中國的文化經典中,直接像老子那樣讚美水的,不算多。水就像它性格那樣,在文人的筆下常作為其他意象而表現。外國的漢學家發現,古代漢語中沒有一個與 time (時間)相對應的詞。表現時間飛逝時,有時就借助水,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分晝夜」,逝者是流水更是時間。

水的更大「變身」是化為「道」。

美國漢學家 Sarah Allen (艾林)在這方面很有研究,寫過《水之道與德之端》的專著。「道」這個字常出現在諸子百家的著述之中,概念宏寬而模糊,難以明確定義,翻譯就更難了。譯之為 way,意涵偏窄,太實在了,指的是陸上的路。

艾林認為,「道」這概念其實來自水。它像水無為,沒有意志,沒有自發的行動,只是依地形往下流,靜止時則自我澄明。「總之,『道』的原始意象是通道或水道,利萬物的水與河系,不枯竭的溪流,沉澱雜質自我澄清的池方,它環繞並養育着我們人類,但我們不意識到它的存在。」

不過儒家與道家的「道」各有偏重,儒家強調它的自然秩序,道家則偏重它的變化無常與難以名狀,但都根植於水的屬性特徵。

習近平引述的老子語錄中,「不爭」亦是關鍵詞。這與「無為」等概念一樣,是很有中華文化色彩的詞和概念。西方文明,即所謂「藍色(海洋)文明」,是一個鬥爭文明,崇拜弱肉強食,勝者為王,不但在家園範圍裡爭,還爭到別人的家園範圍去;不但搶你的資源、土地,還要你接受他的一套意識形態、價值觀,真箇橫行霸道。中華文化卻有「不爭」的傳統,崇尚自強不息,讓自己強大了,不爭而善勝。

習近平的話,我看很大程度上是衝着奧巴馬說的,但我很懷疑他有足夠的中國文化認識去領略老子的思想。

艾林在《水之道與德之端》的自序提出:「中華文明應該與歐洲和中東(文明)一道作為普世學說得以建構的文化資源。」西方人自大慣了,看來短時間內難以接受,即使在香港亦如是。
**
舊文重閱:
難得的譯著:《水之道與德之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