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7日 星期二

從情緒病角度看時局

佔街運動對社會的衝擊不斷浮現,近日從朋友中一再聽到的,是家庭關係受到的衝擊。

一位朋友說,現在家裡絕不能提「佔中」兩字,一提就會招來爭吵,是與兩個女兒的爭吵。當然是女兒支持「佔中」,而母親持不同意見了。又有朋友說,兒子去「佔街」後,不斷聽到各方為呼籲佔領者撤離以保安全的廣播;兒子徹夜不回,朋友亦為之徹夜無眠。

見到一位在天水圍開業的醫生,隨口問道:你那兒山高皇帝遠,不受近日動蕩影響吧?回答卻是:「你以為喇(你錯了)!」他是家庭科醫生,亦專情緒病。他的病人近來大受市區局勢刺激,都因為家裡成員之間政見不同而吵鬧,有的鬧到要報警。

這樣的家庭撕裂,在傳媒中有不少報道。朋友之間對立、拍檯,在fb中 unfriend,退出 What’s App 群組,當難以勝數。民國期間,白色恐怖嚴重,茶館食肆到處張貼「勿談國是」標語。現在是否也有必要提倡「勿談港是」?這有點荒謬,但真有實際意義。

香港著名精神科醫生曾繁光說,他對當前困局並無對策,但忠告大眾應以包容態度討論政治問題,要平衡政治與家庭的重要性,兩者要有適當定位,應問問自己,長遠來說,什麼較重要,是家人、朋友?還是政見?他從精神科的角度去看,見到不少香港人有狂躁症,正趁這時機渲洩一番。他忠告:少看新聞為佳。

新聞有時像一個巨大的旋渦,一不小心,會陷入其中不能自拔,身心俱傷。能夠客觀中立地報道新聞的傳媒,幾乎看不到了,而幾乎都以鮮明立場參與其中,搖旗吶喊。即使努力宣示公正,也只限於代表報社高層的社論,而新聞報道則把持在前線年輕記者、編輯手中。這也是騎刦。只要看新聞、看報紙,你就受到煽動。有點常識的話,瀏覽一下報紙的版面、言論,可以見到這種騎刦比比皆是。

天水圍那位醫生從近日事件進一步觀察到,即使在同一時空裡,只要人的視角不同,看到的事物、得到的感受便完全不一樣。他通過網絡讀到朋友傳來的兩篇文章,記述的都是那天施放催淚彈時的見聞。一篇是政府總部防線一名當值警員寫的,記述備受示威者衝擊時水樽雜物橫飛、雨傘櫎掃的情景;另一篇是從附近一座天橋上的見聞,說是催淚彈是在一片寧靜中突然響起的。文章的作者都是他認識的,應該可信,但催淚彈煙霧的分隔之下,觀感便迥然有別了。

他從情緒病的角度,看到運動的一點積極影響,就是把一些一貫混混噩噩的青年從宅男宅女狀態拉了出來,讓他們找到難得的機會把自己與社會的未來的宏偉理想連繫起來。

這也是Eric Hoffer 在《群眾運動聖經》一書中提出的觀點,他把這些人歸類為失意者(the frustrated),他們一旦被捲入群眾運動的洪流中去,便參與了不必由個人承擔失敗責任的偉大行動,享受到從來沒有過的意氣風發。群眾運動變為醫治他們失意、痛苦的良方。

不必承擔個人責任的行動自由,的確很有吸引力,讓人潛藏內心的欲望可以趁機放肆一番。然而,沒有什麼是不必付出代價的,問題是由誰來埋單而已。

可以預見,所有香港人都要付出代價,要一起埋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