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6日 星期一

群眾運動一些慣見現象

旺角的兩派對峙(網上照片)
香港「佔領運動」的退潮,比想像的快。我以為事件會擾攘、延宕兩三星期,誰知不到十天就要揠旗息鼓了。絕大部分香港人會為之舒一口氣,雖然仍見處處傷痕,但慶幸噩夢總算能過去。

事件以突襲政府總部、「佔中」倉促啟動而開始,大批有備而來的佔領者企圖攻進政府的心臟,逼使警方施放催淚彈和胡椒噴劑;接着是「遍地開花」,佔街擴展到旺角、銅鑼灣、尖沙咀;幾天後,旺角出現作用與反作用效應,爆發零星肢體衝突;社會各方面呼籲佔街者撤退的聲音迅速增加。退潮隨而出現,儘管仍有個別聲稱「他們不代表我」的死硬分子死撐。

事件中,可以看到狂熱性群眾運動的一些慣見現象。

l   群眾的狂熱激情不易持久。古書有云:「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又有曰:「師老無功。」這是古人作戰的經驗,可用於狂熱的群眾運動。少部分人會持續激情澎湃,但不可以寄望所有參與者都一樣,除非有特殊的手段。歷史上某些政黨、宗教很精於此道,可供參考。

l   少數狂熱分子人數不多,但能量大,可以挾持多數,甚至挾持、排擠較溫和的其他派系,成為主導大局的力量。

l   運動早期的領袖人物會因此權力旁落,指揮不靈,無能為力。

l   若運動不是由單一組織領導,又缺乏單一而威信卓越的領袖和嚴密的組織,運動會出現不同山頭,群眾可以隨時自由組合出自己的「單位」,各有「政」見,互不統屬。運動於是益趨鬆散,及難控制。

l   為激勵士氣和爭奪威信,不同領袖會信口開河喊出一個比一個激進的喊話。喊話不管有多不設實際、有多不合理,只要高、大、強,都會博得台下雷鳴般歡呼,例如「永不撤退」、「誓死保衛」之類。

l   為之歡呼的狂熱分子,多屬盲從者,不會斤斤計較領袖放言的「永遠」、「誓死」是不是假、大、空之言。盲從是他們力量的源泉,就如宗教信徒,教義對於他們不是去理解的,而是去信仰的。群眾運動常有宗教般的神聖性,以滿足盲從者的心靈需要。

l   高叫價除了贏得支持者的喝彩,也會帶來反效果,一是在現實的落差中曝露了自己缺乏誠信,二是會把自己逼到死角,沒有轉圜餘地,難以「收科」。

l   一些狂熱參與者體驗到精神昇華的快感、神聖感、使命感,不肯輕易退落下來。運動、特別是訴諸激情的運動會因而易放難收,如打開潘多拉的盒子。

l   群眾總是被蒙在鼓裡的犧牲者,對立雙方的利益計算、幕後交易,都諱莫如深。幕後之幕後的操控,幕前者就更加一無所知了。他們最後──若干年後──會發覺自己不過是一只棋子。

事件可能還會餘波蕩漾,經年不散,但流血的危機大概消散了。催淚彈的氣味和畫面甫一出現就使很多人神經興奮起來,認為是過分的武力。我卻認為這是最輕量級的武力,儘管它可以歸類為化學武器。假若警方使用原始武器──警棍,那才可怕呢,結果是頭破血流、斷手斷腳,後果嚴重得多、暴力得多。由此亦可見人們即時反應的非理性──抑或是蓄意誇張渲染

1 則留言:

  1. 请教下博主,香港是严格的法治社会,如果违法停车都会被开罚单,香港司法机构为何不起诉故意中断交通的学生呢?Amy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