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1日 星期二

由日本唐箏想到的中日歷史問題

日本箏主要是十三弦箏,箏柱以象牙或
塑膠製成;中國箏用的是木箏柱。
對於古董,一般人都欠缺真正的鑒賞力。古董都是先人留下來的文化遺產,沉積着大量歷史、文化、社會資訊,涉及歷史學、方志學、金石學、博物學、鑒定學、科技史學……等等知識範疇。到了現世,其價值更涉及市場經濟,拍賣價常常令人目為之眩。古董的所有價值元素中,最重要其實是時間。在它的價值方程式中,一乘上時間值,數值就立即大升。

很多古老文物涉及神秘的古代工藝,製作水平極為高超,即使以今天的科技水平,也不易仿製,例如二千年不鏽蝕的越王勾踐劍。可是也有不少是以今天的工藝水平不難仿製而質量更高的。然而誰都知道,仿製品是「假」的,價值不可同日而語。它欠缺時間值的積澱,即使工藝精美,也不如文物有價值。

時間能化腐巧為神奇。在香港,兒時的一件玩具,若放在哪個角落裡忘記了,幾十年前後的今天一翻出來,也會價值不菲。

一件東西若是已在神州大陸見不到了,而在海外某處完整保存着,它的價值就更可觀了,不論在文化意義上還是在經濟意義上。日本一個倉庫──正倉院──保存的唐代古樂器,以至在民間流傳的唐代形制樂器,因此頗令不少人着迷。

唐代是中國國勢與文化的一個高峰,正倉院的文物是這方面的縮影,吸引了不少人前往膜拜。有機會,我也想去看看。日本的箏、洞簫(尺八)、三弦(三味線)等民族樂器,以至日本民族音樂,由於保存着一定的唐代韻味,也足以讓人發思古之幽情。

日前去聽香港中樂基金會主辦的「唐箏東傳──中日韓箏藝薈萃音樂會」,就讓人得到這方面的滿足。而在得到這樣滿足的同時,腦海中不斷想到:怎麼日本對中國文化的引進在唐朝之後就嘎然中斷了?

這是因為最近斷斷續續地讀着一本書而起的,這是日本學者與那霸潤的《中國化的日本──日中文明「衝突」千年史》。

大家都知道,日本引進中國文化──即中國化──最積極的年代是唐代,曾遣送一批又一批遣唐史到中國來學習,把中國文化從政治到音樂都帶回日本去仿製。可是這中國化此後就終止了,日本保存和由此發展起來的日本文化因此帶有濃厚的唐代文化色彩,但沒有宋味、明味……。日本此後的社會、政治發展走向,與此後的中國大異其趣。

據《中國化的日本》的觀點,以及戰前日本歷史學家內藤湖南的觀點,宋朝是中國以至世界一個重要的歷史里程碑。用內藤的話說,宋朝有劃時代成就:第一,全面廢除貴族制度,實行皇帝獨裁政治;第二,創造了一個使經濟和社會徹底自由化的體制,而政治秩序則通過某個唯一勢力的支配來維持。

日本沒有向宋朝學習,而是發展出戰國時代,各個大名(大封建主)劃地為王,束縛本地民眾,不僅農民受束縛,「從事商工、流通、服務業的人家庭和職業原則上也被固定」;「你家可以做這種生意,那種生意得讓別人家做;在這兒可以開店,但不能到別的地方去行商等等」。

這樣,在日本,很多傳統東西通過一個一個被逼只能做某一行業的家庭,一代一代傳承下來,一家店鋪幾代人都只能做着同一件事。這給很多事物增加了時間值,像古董一樣受人珍愛。但就像保存古董得付出代價一樣,這些事物的保存也有一代一代人付出的代價。這是現代很多人不知道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