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6日 星期四

廣州第一本白話字典富鄉下味

一八一三年出版的《粵法字典》和清朝到中國
傳教的法國外方傳教會會士。
循着十九世紀粵語這條線索到網上瀏覽,讀到不少有趣的資料。原來,那時遺留下來的語言資料真不少,有傳教士為傳教而努力編寫的,有廣州、香港為教外來者學習粵語而編寫的,也有華人到了花旗後學習英語的簡陋注音教材。這可以讓人從不同角度了解粵語和中國其他方音百多年來的變化,從中或許可以總結出一些語言演變規律來。

《廣州日報》去年七月發表了一篇題為〈傳教士編出第一本白話字典〉的文章,這傳教士是來自英國的馬禮遜,一八零七年到廣州繁華的十三行商館區登陸,是為第一個來華的新教傳教士。他的主要目的是學懂漢語,以編撰漢語字典和翻譯《聖經》。那時在嘉慶年間,華人教洋人漢語要治罪。可是馬禮遜千方百計學習,包括向來自鄉下的僕人學口語,最後整理出一份廣州方言詞匯表來,又寫出了《廣東省土話字匯》。

繼馬禮遜之後,英國傳教士米憐,美國傳教士裨治文、衛三畏也來到廣州,拜了馬禮遜為師,學習中文。裨治文、衛三畏後來修正馬禮遜著作的「鄉下味」,在一八四一年編寫成綜合性的《廣州方言中文文選》,用羅馬拼音加上中文的聲調符號,給每一個白話詞匯注音,自言「有效地表現了粵語發音上細微而復雜的差別」。書中例句充滿生活氣息,如「你尊姓?小姓陳」。

另有英國傳教士蘇慧廉(William Edward Soothill)一八八三年到了溫州,溫州至今多基督教信徒與他有關。他不到半年就學會了溫州話,編制了溫州話的羅馬拼音注音系統,留下了揭示溫話百多年來語音變化的珍貴材料。比如「年」字,蘇慧廉注音是nyie,但是如今溫州市區的發音已失落了尾音,變成了nyi

蘇慧廉後來離開溫州,到山西大學堂(英國人以義和團太原教案賠款成立)任西學專齋總教習直至一九一一年,是最後一任外方校長。

法國傳教士也做相似的工作。據巴黎外方傳教會香港區會長龐樂培神父(Rev. Bruno Lepeu)說,西安方濟各會的主教曾把中文翻譯成拉丁文,編成很有用的辭典。到拿破崙一世時,法國國王要求駐北京大使印刷出來,在一八一三年面世。

此外,在汕頭教區服務的賴神父(Rev. Charles Rey)與人合作製作客家話與法文對照字典,後來由香港的納匝肋印書館印刷,成為研究客家話的先驅。在廣東、廣西服務的何神父(Rev. Louis Aubazac),與人合作製作廣東話與法文對照字典,很多今日已失傳的廣東話詞彙,可以在這字典中找到。

華人自已也編寫過不少材料。在網上看到中大張洪年教授十多年前在城大一個講課綠像,講題是「粵語的今昔」。他利用十幾項當年的材料介紹昔日粵語的語音、語法、詞彙,非常有趣,其中很多已在大部分人的日常生活中消失,但若能接觸仍健在的長者,或到南番順一帶走走,仍可發現那些古老粵語的蹤影。我與加州屋崙市一位年逾九十年的長者通電話時,就可以聽那樣的語音,以至造句語法。

(十九世紀粵語之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