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8日 星期三

「愛」到今生異從前

如今人們常把「愛」字掛在嘴邊,在西方人口中,「愛」字更是每天講上無數遍,講得滑溜順口極了。可是愛讀中國詩詞的都會發覺,儘管男女之情是詩歌中最主要的題材,可就是鮮見古人詩詞中出現「愛」字。

翻開手邊的《古詩文名句錄》,在「敘情」一章中找到「愛戀」一節,其中收錄了過半百男女傾訴戀慕、思念之情的名句,例如:「中心藏之,何日忘之」(《詩經》),「我心匪石,不可轉也」(《詩經》),「一行書信千行淚,寒到君邊衣到無」(唐.陳玉蘭),「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蘇東坡),「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隱),「相思一夜梅花發,忽到窗前疑是君」(唐.盧同),「思君如百草,撩亂逐春生」(唐.李康成),「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晏殊),「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羡仙」(唐.盧照鄰),「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李商隐)……。

仔細讀來,只找到兩句有「愛」字的:「心心復心心,結愛務在深」(孟郊),「願普天下心廝愛早團圓」(元.商挺)。「愛」的運用亦不如今人的直白。

「愛」字之字形演變
據《在線漢語字典》,早期金文的「愛」字由「欠」(一個人張着嘴巴,表示呵氣、或喃喃傾訴)加上「心」(表示同情、疼惜)造成,造字的本義是「用心疼惜呵護,並喃喃傾訴柔情」。晚期金文加上「手」形,像一個呵氣的人伸出手捧著心,表示將對方放在自己的心上。晚期的篆文「愛」字誤將金文的手形寫成倒寫的「止」。隸書又誤將篆文的「欠」寫成「爪」加「禿寶蓋」,至此「愛」的字形中「欠」(溫柔的呢喃)和「手」(用心守護)完全不見了。

漢字早有「愛」字而在詩詞中少言「愛」不應與它的造字與本意有關,而更似受佛教的影響。

佛家有二愛之說,即欲愛與法愛。凡夫愛念妻子,貪染五欲,是為欲愛。菩薩喜樂正法,欲使一切眾生皆至佛道,是為法愛。欲愛是不值得提倡的,法愛則是正道。法愛講慈悲,慈是願給一切眾生安樂;悲是願拔一切眾生之痛。

現代人說到男女情投意合,會說兩人共渡愛河,視為可喜可賀之事。「愛河」一詞其實來自佛家,它的今義與本義已大異其趣。

據《俗語佛源》一書的「愛河」條,「愛欲浸染人心,使溺沒而不能自拔,故喻為『愛河』」。《華嚴經》有云:「隨生死流,入大愛河。」《楞嚴經》又說:「愛河乾枯,今汝解脫。」隋朝慧遠的《大乘義章》更說:「貪染名愛。」《圓覺經》則說:「輪回,愛為根本。」可見,「愛」在佛教中一般用為貶義。

《俗語佛源》進一步解釋:「當然,愛國、愛父母、愛師長等,佛家也認為是正當的,只是一般不用『愛』這個詞去表達而已。」「佛家主張平等清淨的『慈』而擯棄自私污染的『愛』。」

到今天,「愛」的涵意已有所改變,佛門中人已不憚於言「愛」了。「大愛無疆」這句話,佛門大德們已朗朗上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