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語言恆變,新詞新義須恆學

「語言是不斷變化的」這一觀點,很容易明白,有海量的例子可以證明。這個句子中的「海量」一詞,就有了不同以往的意思。過去,「海量」多指寬宏的胸懷量度,如說「請海量包涵」;或以指酒量。現在可以用來指比大量、巨量更高的量級,等於說超巨量了。

在這變化中,新詞、新義不斷出現。新詞若忽然流行一時的,稱為潮語。現時,很多潮語流行於網上,是網民之間彼此好趨新潮而一窩蜂地使用起來的。所謂「潮」,就意味着會如潮水般有漲有退。大自然裡的潮水每天兩漲兩退,文化現象中的潮水漲退周期慢得多,可能要一年半載。對於時裝,有人給了一個俏皮的定義:流行一時而在半年後就醜怪得讓你無法穿着的服裝。潮語大概也差不多,有些在你還未弄清楚它的真正意思時──假設你不屬於所謂「網民」──就不再有人使用了,絕大部分不值得花精神去弄明白。

新詞的自然淘汰率因而很高,只有少數可以存活下來,被收進詞典,留傳下去,成為日常用語的一部分。自從有了互聯網,新詞多來自網上,再進入傳媒,再進入日常用語。在報上看到這條標題:「美國土豪請家教 時薪萬元」。其中的「土豪」、「家教」都屬新詞。「土豪」是舊詞新用,它的定義很有趣,是「很土的富豪」。那條新聞中,看不出以高薪請「家教」(家庭教師)的富豪有多土,編輯顯然是為求趨時而濫用或誤用「土豪」一詞了。

今天早上在電視看到一個廣告,也用上近年廣告人愛用的一個新詞「窩心」,廣告語是「窩心的家」。每次見到廣告人爭相採用的這個詞我就搖頭。這是從台灣引進的,據《台灣教育部國語辭典》,它的第二個義項是「舒暢、欣慰的感覺」,可是別忘了看它的第一個義項:「受侮辱或委屈,不能表白而苦悶在心。」用粵語說是「谷氣」、「頂住條氣」。第一個義項是傳統的義項,第二個義項是不知道什麼時候起出現的,而香港人胡里胡塗跟着說起來了。你若這樣跟內地人說「窩心」,真正「窩心」的是對方,你很可能因此招致損失。

香港缺乏自已權威的中文字典、詞典。就我所知,最孚盛名的是中文大學的《粵音韻彙》、《粵語音韻集成》、《粵語審音配詞字庫》網絡版了,要查中文字的粵音,常會用到。到《粵語審音配詞字庫》一查,「窩」字的構詞有「窩心」,但沒有解釋。

對於粵語來說,「窩心」是外來詞,它原本是北方方言俗語詞。港人囫圇吞棗,就易弄錯,以至造成誤會。行政會議召集人林煥光上個月一句「深刻檢討」引起一場風波,就是各方對「檢討」一詞有不同理解造成的,完全是個語言溝通故障的問題。這竟然是作為文字工作者的傳媒人員挑動的,有故意斷章取義之故,也有不明白「檢討」一詞的新舊意涵不同而無的放矢之故。

香港擁有非常有利的地緣政治位置,無論在政治、經濟、文化上都有左右逢源、上下串連的利便。這對港人的溝通、理解能力有較高的要求,這樣的能力不足,優勢反會成為劣勢,造成不必要的誤會。
**
舊文參閱:對「檢討」的曲解與誤解
http://silverylines.blogspot.hk/2013/11/blog-post_15.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