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5日 星期一

粵劇粵曲:把目標降低一點如何?

對於香港粵劇、粵曲的發展,究竟應該樂觀還是不樂觀?這是討論到香港當前的粵劇、粵曲狀況時,必定會涉及的問題。上星期六到中央圖書館聽了一個關於粵劇、粵曲的講座。在隨後的答問環節中,問者答者就一再議論到這個問題,儘管這本來不是講座的主題。這一現象本身,已表明很多有心人為之憂心忡忡,不敢樂觀。

講座是香港中央圖書館藝術資源中心主辦的,邀來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的李少恩博士主講,題目是「女腔、芳腔、仙腔:香港粵劇花旦的承傳文化」。我不唱粵曲,但對以上由三位花旦伶人幾十年前創造、並在粵人中廣為流傳的唱腔亦自熟知,因為自小從電影、收音機得到耳濡目染,說得誇張點,我屬於在這三種唱腔熏陶下長大的一代人。究竟學者是怎麼看待這三種唱腔的?於是有興趣去聽聽。

講者介紹了三位老倌從二三十年代起至今的不同際遇與成就,並比較了三種唱腔的特點與影響,展示的場景很廣闊,從中可以看到以珠三角為中心的粵語地區的人文環境發生的變化,場景還廣及海外遠遠近近的華人地區。這也就是粵劇、粵曲從上世紀初至今由興到衰之變的大背景。

與聽眾不斷表現出的憂心相比,李少恩比較樂觀,他指出粵劇、粵曲在經歷了六十到九十年代的衰落之後,如今在香港有重新興旺的跡象,這表現在唱粵曲的人多了、一些年輕人也學唱粵曲(校際音樂節有粵曲項目)、政府提供不少支援等等。

我可不太樂觀。

對於這個問題,或者我們不該作二元對立地去看,即不應以粵劇、粵曲的高峰期為一極,又以它們的消亡為一極,非此即彼地去討論。粵劇、粵曲當年興旺的大環境已消失,無法挽回,要復興等於緣木求魚,實在不必枉費心機。

試想一下,當年在粵語地區,粵劇、粵曲可以說是為粵人提供娛樂的最主要文藝形式,單是香港的市場也容得下數以十計的戲班、數以十計的戲院(不是電影院)、數以百計的伶人、數以千計的八和子弟,觀眾就更當以十萬、百萬計了。廣東加上廣西,數量更可觀。當時,粵劇、粵曲是普羅娛樂和藝術;而今天,不管怎麼努力,它們頂多只能作為小眾娛樂和藝術而存在了。

這其實不僅是粵劇、粵曲面對的境況,中國所有戲曲劇種都面對同樣的難題。擴大一點看,在全世界,所有古典、傳統藝術門類──廣義來說包括不同的工藝──都或多或少面對這樣的難題以至困境。有一些像熊貓一樣處於瀕危狀態,因為它們也像熊貓一樣無法適應環境的變化而有所進化。

近百年來粵語地區特別是省(廣州)港澳三地的人文環境變化非常巨大,粵劇、粵曲作為一種傳統藝術,儘管有過不少改革、創新,但由於文化的惰性,遠遠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對於一種傳統藝術來說,這是很無奈的,因為能夠亦步亦趨的話,就談不上是傳統藝術,而若跟不上時代,又會被邊沿化。

李少恩談到,粵劇、粵曲是「成熟的文化」,是一個人成熟了,會懂得品味並愛上的文化。這有一定道理。如果這成立的話,意味着它的市場會繼續存在,但會是小眾的市場,而不再是大眾的市場。承認這一點,並把目標定得低一些,不追求像以前那樣普及和輝煌,把有限的資源用在該用的地方,或許更有利於粵劇、粵曲的長遠發展。
**
舊文參閱:〈中國戲曲受冷落的現實〉
http://silverylines.blogspot.hk/2013/01/blog-post_26.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