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9日 星期四

社會發展不鼓勵 DIY

維園花燈(二零一三年)
很多香港人的記憶中有勞作這回事,就是讀書時一門自己動手製作一些東西的課。這在幼兒園就有,小學也有,中學還有嗎?好像沒有了,大家看來都認為不值得讓中學生把「寶貴的時間」花在沒有多少意義的手工玩意上。即使這樣,香港年輕人起碼接受過若干年的勞作教育吧?可是你很難見到香港人長大了喜歡自己動手勞作勞作的。

中秋到了,到處見到燈籠、綵燈,從而想到了這本是可以自己動手製造的。很多有一定年紀的成年人這個時候想起童年中秋樂事,可能會想起自己動手製作燈籠,最簡單的是柚皮燈籠。

日前,有電視台訪問了香港一位製作竹紥花燈的老師傅。他使用的材料主是是竹篾、沙紙、皺紙。其中讓我驚訝的是沙紙,我以為這種紙已消失了。這種輕薄而柔軟的紙很堅靭,且遇水不溶。廣東人過去製作燉品,愛用這種紙封住燉盅口,以「存氣」。講究的食肆給客人上燉品時,會在客人面前把沙紙揭開,以示確為原盅燉成。在電視上,看到老師傅用條狀的沙紙把竹篾扎緊,最後把沙紙用漿糊黏好。一個結實的巨型花燈的竹支架就這樣靠紙和漿糊結合起來,真箇匪夷所思,不得不佩服前人的智慧。

小時候,我也做過竹紥勞作,記得紥過立體的五星燈籠。現在的小學生是絕對不會做這樣的勞作了。他們心目中的「沙紙」是 cert (證書),頂多知道沙紙又指用來拋光器物的一種紙。

學校的課程都是為了培育學生而設的,勞作課對學生有什麼好處?我認為好處很多。最大的好處是讓學生在經驗中學習,在實踐中動腦筋解決問題。對小孩子來說,凡是要動手做的事情,都有不少難題,即使把一張紙對摺得整齊也不容易,要摺成一架在空中飛得漂亮的紙飛機更不容易。這不是知道怎麼做就做得到的,過程中要有很多思考和試驗,並從中得到啟發、誘導。我對圖形立體感較敏銳,很可能得益於小學二三年班時的五星燈籠紥製。

昨天談到的《猶太人思考術》一書認為,在「隐而不見」領域中,「事物的確定靠的是經驗而不是推理」,「經驗不僅為我們帶來有關人生的資料,還能讓我們了解我們的無知程度」。

可是社會的發展似乎越來越不利於年輕人從自己動手中取得經驗。試想,所有的東西都垂手可得之下,為什麼要動手去製造呢?有必要自己動手製家具、自己裁縫衣服嗎?甚至自己做飯也沒有必要,燈籠更沒有理由自己製造了。這很大程度上是社會富裕起來的結果。以前要自己動手,並不是那時的人喜歡,而是你要擁有,就得自己動手;你要吃飯,就得自己做。

勞作並不只是小孩的事,在外國,成年人也愛勞作,是所謂 DIY,有大量方便成年人自已動手在家裡製作衣食住行各種器物的材料、工具。對喜愛 DIY 的人來說,自己動手是享受,是樂趣。這是香港人較難理解的。

也有例外,香港人近年興起自己烹調美食的風氣,這可能與香港人日益關注健康有關。近日,我就吃到鄰居的自製月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