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5日 星期四

從中國傳統智慧看追求完美

世上無完人,鉛筆有擦膠。
對於追求完美,中國人基於傳統智慧,想法不同於西方人。

中華文明數千年流傳不斷,很多傳統智慧通過種種形式深入民心,你不必讀過很多書、有很高深的學問才懂的。中國成年人,都能在日常對答中不經意地就唸出這樣的成語來:物極必反(或物極必返)、樂極生悲、過猶不及、周而復始等等。讀過《三國演義》,或者聽過有關說書,可能把「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掛在嘴邊。看過《紅樓夢》,或者會謹記王熙鳳「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的教訓。再多讀點書的,可能會在筆下寫出「喜極而泣」、「月盈則虧」,或「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又或者「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總之,中國人總能夠從這裡那裡學習這個簡單的道理:物極必反,追求善美須有「度」。「度」是個哲學概念,是指是關節點範圍內的幅度;在這個範圍內,事物的質保持不變;突破關節點,事物的質就要發生變化。量變與質變相互區別的根本標誌就在於:事物的變化是否超出了「度」。在日常生活中,「度」是指要掌握適度的原則,要學會把握分寸。

這樣的智慧來自生活,從月之盈虧、日夜往復中得來,也從經典和據經典的種種演化得來。歷代經典中,有關的文字很多。如《呂氏春秋·博志》:「全則必缺,極則必反。」司馬遷在《史記·田叔列傳》中說:「夫月滿則虧,物盛則衰,天地之常也。」

最早提出這思想的,是老子,他認為福可為禍,正可為奇,善可為妖,事物發展到極限就會向相反方面轉化,又複歸於道,如此周行不息。《易經》以陰陽思想貫穿始終,64卦結束於未濟卦。龔自珍的《己亥雜詩.漁溝道中題壁》詩寫道:
未濟終焉心縹緲,
百事翻從缺陷好。
呤道夕陽山外山,
古今誰免餘情繞。
就是說到了最末的「未濟」,物極而返,反不及之前有缺陷的63卦「既濟」卦好,這卦得中正,陰陽配合,各居其位。

饒宗頤近年屢次談到這兩個卦,兩個卦表明「這世界『做完了』和『還沒做完』」。可是他從馬王堆出土的《易經》中發現最後一卦卻是「益」卦,覺得這很有意思,並由此對「天人合一」的思想生發了新的認識,認為「天人合一」是精神境界,反不如行動境界的「天人互益」,即天與人互相補足。這既對天,也對人。一切的事業,都要從益天益人而不損天損人的原則出發,並以此為歸宿。

他認為,主張「人」與「天」鬥,是人太驕傲了;「天人互益」,人才能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當今時代,「人」的學問比「物」的學問更關鍵,也更費思量。

這仿佛針對西方的科學思想而言,西方科學的箭頭永遠向外,不斷追求的,就是控制物的世界、控制自然,是「物」的學問。相對之下,中華文化思想的箭頭指向內,指向人心,是「人」的學問。

西方科學思想取得非常巨大的成就,可是物極必反的跡象已到處出現了。追求完美,該知有度。

關於「度」,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員趙汀陽在桑德爾的《反對完美》中文版導論中有這樣的話:「那麼,技術對自然進行什麼樣的改變算是合適的?這其中應該有個『度』──桑德爾沒有使用這個中國概念,但這個概念特別適合用來表達桑德爾要求的有節制的合理性。李澤厚論證過,『度』雖然難以一般地定義,但在具體實踐中總是清楚明顯的,因此『度』只能在具體語境下理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