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6日 星期四

當心,列根的「德政」繼續為禍

金融海嘯爆發至今剛好五周年。作為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的雷曼兄弟公司,是二零零八年九月十五日宣布破產的。這是金融海嘯的標誌性事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茨為此給英國《金融時報》撰稿,以資紀念,並論述金融海嘯帶來的教訓。

文章有這樣的話:「在危機爆發前的那些年裡,錯誤觀點主導了經濟議程。」是什麼錯誤觀點?就是「有限政府」的觀點,即放任資本主義的觀點,要讓政府靠邊站,讓市場主導一切。美國在「有限政府」的觀點驅使下,對金融機構「去監管化」,並不負責地鼓吹消費,催生的泡沫掩蓋了更深層次的問題,最終釀成全球危機。

斯蒂格利茨沒有點列根的名,但了解美國近年政經情況的,一看就知道這指的是列根的「德政」。

另一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格魯曼(克魯明)沒有那麼客氣,多年來一直鞭撻被一些人視為「偉大」以至「最偉大」總統的列根。

在列根的意識形態中,政府是萬惡之源。他在這方面有很多「金句」,最出名的可能是「政府無助解決問題,反而是問題之所在 (Government is not a solution to our problem; government is the problem)。他是一國的總統,卻是處處與「政府」也就是行政監管過不去。

列根甫上台,便放寬對金融的監管,並很快就釀成了儲蓄銀行危機( S&L Crises),美國納稅人要花相當於GDP 2% 的錢去應付。美國自從三十年代的大蕭條後,為免重蹈覆轍,對銀行的運作嚴加監管,特別是嚴格監控買屋的按揭貸款,要求有高比例的首期付款。可是列根政府認為這些半世紀之前的監管過時了,通過一項又一項立法給金融業鬆綁,再通過銀行誘使美國人亂用信用卡消費。

美國人予人不愛儲蓄而先使未來錢的印象,其實是從列根年代開始的。克魯格曼在〈列根幹的〉(Reagan Did It) 一文中指出:「我們並非從來是負重債、輕儲蓄的國家:在七十年,美國人幾乎把一成收入存起來,稍高於六十年代。是到列根放寬(對銀行)監管了,節儉才逐漸從美式生活中消退的,以致到了金融海嘯前夕,儲蓄率近乎零。在列根上任時,美國的家庭負債只為收入的 60%,與肯尼迪政府時差不多。到二零零七年,這飆升到 119%。」

政府負債同樣嚴重。美國過去只在戰爭時期或經濟危機時期才出現財政赤字,自列根起,美國的財政赤字不但困擾美國,還困擾全世界。列根一向指摘政府亂花錢,但他的政府花錢最厲害。他的最大政績是靠不斷與蘇聯搞軍備競賽,最後壓跨蘇聯,結束冷戰,這卻給美國自己留下了一屁股債。

五年過去,列根留下的禍害消除了嗎? 斯蒂格利茨認為遠遠談不上:「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有限政府的觀點導致了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政府干預」,而「遺憾的是,危機讓解決這些問題變得困難重重」。

他指出:那些「盛行於危機前的意識形態和觀念在危機爆發後的這些年裡仍然佔據着主導地位。」「結果是,我們的世界從某些方面來看變得較安全了,但從另一些方面來看則變得更加危險,但在這個世界裡,我們迄今仍沒有對擺在眼前的根本問題採取任何措施。」

換句話說,我們得小心,郎咸平推詡為「最偉大總統之一」的列根的「德政」,還可能讓我們吃不了兜着走。
**
克魯格曼文章:Reagan Did It
http://www.nytimes.com/2009/06/01/opinion/01krugman.html?_r=0
斯蒂格利茨文章:雷曼破产的真正教训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5263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