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1日 星期三

筆離筆棄:從兩個簽名說起

「筆離筆棄」的世界
最近看到兩位人士的簽名。兩位都是高階人士,即有高學歷,而且在事業上有所成就。兩人的簽名給我截然不同的印象,一可曰優,一可稱劣,都讓我有點驚訝。

一位是高官,我是從報紙上看到他的簽名的。簽名不是那種「鬼畫符」似的「藝術式簽名」,而是以行畫體清晰寫就,三個字都布置得比例恰可,端莊而帶點秀氣。在香港一般人的書寫中,這頗難得,所以看到有點眼前一亮的感覺。

另一位的社會地位遠沒有前一位的高,不過也並非泛泛之輩,而是某外資國際銀行的「副總裁」。我知道金融行業裡這樣的職稱可能有欺騙性,但從他並非本地人而是來自上海推想,他該是輸入的「優才」;論學業成績、學歷該屬尖子,大概是「海歸」。可是一看他的簽名,嚇了一跳。三個字也是正正經經寫下的,可是絕對像出自小學生──而且是讀書不用功的小學生──之手。

兩人的年齡不一樣,前者該已過花甲之年,而後者不到三十,兩者正好分屬兩代人。兩人寫字的水平大概也正好是兩代人之間的分野。

我不知道那位高官是不是特別愛好書法、閒來會練練字。從他的簽名來看,他的字比一般人出色,可是在他那一輩人當中,該不算太突出,而屬於稍優於應有水平。那時的讀書人,特別是讀中文學校或中文系的,寫的字不會差到哪裡去。那時有書法堂,老師的板書(黑板字)出色,而學生每天都要看着黑板抄寫大量筆記,字的功夫在不知不覺當中就練出來。假如個人在書法上特別敏感和有要求,經過多觀察、多練習,字就會寫得不錯。畢竟,練筆的機會很多。

那位「優才」屬八十後,讀書的環境完全不同了,到他成長的關鍵階段,世界開始電腦化,書寫習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我的印象中,大陸學生寫的字無論如何比香港的好,那位「優才」卻徹底摧毀了我這個觀念。原來,大陸學生和年輕一代都已「筆離筆棄」了。大陸傳媒最近為此提供了佐證。

大陸最近有兩個電視節目很受歡迎,都把默書變成娛樂,參加者要正確書寫出漢字,才能過關,不少人因而大出洋相。這引起了「原來我們對漢字這麼陌生」的慨歎。《新京報》就此調查人們寫字的情況,發現47.9%的受訪者說「經常寫」,42.7%「偶爾寫」,還有9.0%「很長時間沒有寫了」。寫字最多用來幹什麼呢?,排列前三位的是「填表格」、寫「會議記錄」和「簽名」。

那麼,有多少人會用筆來寫信呢?42.4%的受訪者表示「偶爾還寫」,42.0%「完全不寫了」,15.6%「經常寫」──其中,五十後的比例最高。還有人動筆寫文章嗎?64.9%說「有,很少」,12.4%「沒有」,選擇「有,很多」的有19.1%

受訪者中,八十後、九十後剛好佔三分之二。

這樣的調查結果,比我想像的好了,居然有近兩成人「很多」動筆寫文章!說來慚愧,這裡雖以「筆下留情」為名,坦白說,沒有一篇文章是用筆寫成的。不久前在辦公室扔掉一枝用乾了墨的原珠筆,那該是十餘年前轉換到這崗位時開始使用的,這枝筆使用的機會有多大可想而知。

日前看到有人提倡,每天都拿起筆來寫寫字。提議很好,但能做到的有幾人?現在,原來簽名也可以用電腦解決呢。
**
《新京報》關於用筆書寫的調查:

2 則留言:

  1. 的確,小弟父輩那代人,字大都寫得好。
    至於電腦的發展,小弟一直研究電腦書法書法的開發。之前的成果: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wcYP2KMgFc
    請多多指教!

    回覆刪除
    回覆
    1. Nelson:

      謝謝你讓我分享你的研究成果。研究非常有意思,原來毛筆的乾濕筆觸可以這樣通過電腦製造出來,真有亂真的效果。

      可是字型怎樣才能寫得好看,電腦該幫不上忙了,光有筆觸感寫不出漂亮的字來。要字寫得好,採用這個軟件才有意思,這個軟件才能真正發揮威力,否則就讓人覺得腔作勢了,像某歌星寫的毛筆字。

      這是「之前的成果」,現在可能有新進步了。祝你步步向前。

      雪樺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