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5日 星期四

自覺付款反映的非理性

「誠實茶」考驗人們的誠實品德
新聞報道說,美國一家機構在美國不同城市進行了一項測試,通過讓市民在無人看管下購買瓶裝茶然後自覺付款,來檢驗他們的誠實程度。結果,全美平均計算,有 8% 的人拿了飲品後不付款。最不誠實的是首都華盛頓的市民,居然有20% 的人飲「霸王茶」。

主辦這個測試的機構叫 Honest Tea (誠實茶)。我在它的網站上看到有關短片,一看,就對測試結果有懷疑了。那賣茶的攤檔擺明車馬,高高掛起 Honest Tea 的招牌。我認為,這招牌一定對「顧客」的心理造成影響,以致無法反映他們在完全自主情況下的誠實程度。也就是說,他們該更加不誠實才對。

剛讀完了一本十分精采的書《怪誕行為學》,這是中文版出於市場考慮的譯名,原名是 Predictably IrrationalThe Hidden Forces That Shape Our Decisions (可預測的非理性:左右我們作出決定的隱蔽力量),作者是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行為學教授 Dan Ariely。這是一本關於行為學與經濟學的書,Dan Ariely 可以稱作行為經濟學家。這是近年一個頗為熱門的跨學科研究領域,一個特點是,通過實驗研究人的行為,然後據此檢示經濟學的傳統理論。結果是對傳統經濟學的巨大顛覆。

這本書分作十多章,每一章都針對人不同方面的非理性行為進行實驗,用數據去顯示人在不同情況下的非理性行為模式。這些實驗都經過精心的設計,經常只作了一些輕微改變,就能誘出人們潛服的非理性。

譬如人的誠實問題。這個問題對經濟有多大影響?看看這個統計:在美國,買衣服可以退貨,於是不少人把商店當衣櫥,把新衣穿一兩次後退回去。美國服裝業估計這一年造成160億美元的損失──約相當於入屋爆竊與汽車盗竊損失的總和。

有這樣簡單的實驗:在麻省理工學院大學宿舍一個公用雪櫃裡,放進六罐可樂和一個放了零錢的小盒子;幾天後,可樂都不翼而飛,零錢分文不少。這說明學生不老實,但有分寸──實物可以順手牽羊,現金分毫不貪。

人都有歹念,受到誘惑就會潛出。一個由哈佛大學學生參與實驗是這樣的:做50條常識測驗題,憑成績拿點小獎金;第一組人受嚴格監控,無從作弊;第二組,答題後,對照標準答案,自己評分,再抄寫答卷交上,領取獎金;第三組,照第二組去做,但可以把答案草稿毀掉;第四組,照第三組去做,但交上答案後,按評分到一個錢箱自己拿獎金。很明顯,誘惑不斷加大。結果如何?第一組答對32.6題,其他三組的成績都上去了,不過差不了多少,分別答對36.235.936.1題,說明在這情況下,不誠實不致太離譜。

怎樣可以啟動人們心裡的自律機制呢?在哈佛商學院裡做過這樣的實驗:做一些簡單的數學測試,第一組,參與測試的學生無從作弊;第二組測試分兩部分,先憶記出中學讀過的十本小說的書名,然後做數學測驗,答案在自我核對標準答案後重新填寫交上,草稿紙毀滅可也;第三組與第二組基本相同,只是先要憶記的是《聖經》裡的十誡。

結果如何?第二組明顯作弊了,可是第三組的成績與第一組相同,接受測試者可以作弊,但沒有放任自己,只記得十誡中一兩條的,與記得全部十條的,都受到約束。

照此推理,到 Honest Tea 攤檔買茶的人的良知,多少會受到「誠實茶」啟動才對。如果華盛頓仍有兩成人飲「霸王茶」,他們之中的老實人一定遠少於八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