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3日 星期二

香港曾經的輝煌源自香港的「自主性」嗎?

那天在書展看到本屆書展作家陳冠中一段錄像片的片段,他正好談到香港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自主性」。短片該是香港電台二零零七年的製作,相信是配合香港回歸十周年而推出的。陳冠中是本土作家,對香港有深厚的感情,在那個時刻回顧香港近數十年的發展歷程,很自然就緬懷到二三十年前的「黃金歲月」。

那是香港不少人的得意歲月,這包括像陳冠中那樣正巧能把個人的黃金歲月與香港的黃金歲月重疊起來的一代人。這樣的交集若不完全,一樣也對那段日子有各自的懷念,譬如「八十後」、「九十後」,也會從那個年代留傳的吉光片羽,例如電影、歌曲中感受那個年頭的傳奇與風采。當然,這樣的感受、記憶難免不完整,以至被扭曲。

從那個年頭走過來的人的記憶又如何?我對於個人的記憶──包括自己的記憶和他人的記憶──都沒有十足信心,記憶模糊以至被植入錯誤內容的屢見不鮮。香港七八十年代的所謂「自主性」是為一例。

香港的七八十年代是香港近現代史上值得大書特書的年代。英國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接收了香港管治權,但管治上基本以「不作為」為指針,面對因為大陸局勢不斷變化而在香港引發的社會劇變不思進取,以致香港在六十年代,在全世界「五洲震蕩風雷激」之下,社會矛盾更加激化。

到了七十年代,港英政府終於改弦更張,自麥理浩一九七一年接任港督起,從社會民生入手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經過六十年代折騰的香港社會自此如浴火重生的鳳凰,振翅高飛。大陸一九七八年結束「文革」,開始實施由鄧小平主導的改革開放政策。香港人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勇士,進入大陸,殿定了至今是中國內地最大外來投資者的地位。香港經濟也自此進行新的轉型,把製造業遷到大陸,騰出空間大力發展金融服務、房地產業。這股創新、奮進的氣勢雖然受到過中英爭拗、港人恐慌外逃潮的打擊,仍然持續至回歸之前達到頂峰。這就是所謂香港的「自主性」的輝煌時期。

可是,這樣的變革真的源自香港人的「自主性」嗎?這得要先問一問,為什麼麥理浩甫一上任,就能在第一份《施政報告》中就提出相當完整、高瞻遠矚的治港藍圖來?當時,沒有誰認真去研究,也無從研究。左派認為這是港英政府的懷柔政策,其他人都忙於利用新機遇去「搵錢」改善生活。

直到幾年前,嶺南大學的教授李彭廣到英國去翻查英國政府的解密文件,才得到一些答案。李彭廣在據此寫成的《管治香港》一書中指出,麥理浩在履新十個月之前,就應命寫成了秘密的治港大綱,治港大綱的總目標清楚表明:「是為英國創造與中國談判香港前途的籌碼,而其載體便是在最短時間內把香港各方面的發展遠遠拋離中國內地的水平」。這距離中英正式開始香港前途問題談判還有十多年。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一九八二年到北京會見鄧小平,要以香港的治權換主權,手中捏着的籌碼,就是麥理浩「黃金十年」給香港民生帶來的巨大改善。

其中,沒有半點香港的「自主性」,也沒有半點對香港人的善心。

香港那個階段的成就當然離不開香港人「獅子山精神」的艱苦耕耘,但如果說香港人那時是憑「自主性」造就出一個黃金時代,那就太小看英國人了。英國人小看不得,至少,他們到現在仍讓不少人蒙在鼓裡,甚至讓不少人為他們搖旗吶喊。
**
舊文參閱:治港藍圖在哪裡制定?http://silverylines.blogspot.hk/2013/01/blog-post_18.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