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8日 星期二

香港年輕一輩的競爭對手

朋友日前傳來 Joy Yang 在《南華早報》發表的文章,我一邊讀一邊倒抽涼氣,心情頗為複雜。文章本來不是寫給香港人看的,可是對香港當前的社會情況很有針對性,大概因為這樣,作者才把原來的中文文章翻譯成英文拿回香港來發表。我把文章再翻譯成中文,可能多此一舉,但着實認為應讓多一些香港人──特別是年輕一輩的香港人讀一讀。

Joy Yang 的中文名該是楊婕,翻譯時根據資料曾這麼猜,但不敢確定,後來再搜尋,才確定了。她目前是香港「未來資產證券」的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

這是個很「牛」的頭銜,用她自己的話說:「所謂經濟學家,對應的無非是 economist,很多人說對了,其實這樣的職位稱為分析師更恰當。名片上印的首席大中華區經濟學家,實際上是一個寫關於中國宏觀報告的分析師而已。我的其他工作包括寫研究報告,路演,見客戶,參加會議和論壇等等。」這當然不能是一般的分析。

她是典型的「海歸」,是香港的八十後、九十後面對的競爭對手。如今中午時分到中環走走,會遇到很多這樣的年輕人,說話要嗎是普通話,要嗎是英語。

這樣的競爭對手不待到職場才遇上,在大學裡就遇上了。香港政府近年大力推動高等教育國際化,二零零八年推出多項措施,包括把公帑資助課程的非本地學生限額增加一倍至 20%。到二零一零至一一學年,入讀各專上課程的非本地學生達到一萬八千人。這比一九九六至九七學年只有一千一百名位非本地學生就讀全日制課程增加了十幾倍。

這些不是一般的學生,而都是尖子生,主要是內地高考的尖子,包括全國的「狀元」。內地升高校拼搏之慘烈,遠超香港,能殺出重圍且能取得香港學位的,必定是萬裡挑一的人才。他們把A攫走了大半,一點不出奇。很多年前,就聽到回內地升學的學生說,與內地生競爭很吃力。如今在香港與其中的尖子競爭,自然更吃力了。

有人批評香港高等院校的學生國際化不過是國內化,這只是從表面上看。這其實是全球化的表現,是中國人才在日趨平坦的地球上以人多勢眾取得優勢的表現。這樣的現象不僅出現在香港的高等院校,也出現在西方例如美國的大學校園中。正在哈佛大學就讀的中國學生就有五六百名。

加拿大一位朋友的兒子是近年聲名鵲起的年輕鋼琴家,在國際比賽上屢次掄元。朋友說到一個現象,就是如今參加國際比賽,到了決賽階段,選手常常都是黑頭髮的,其中不乏內地高手。能說國際比賽亞洲化、國內化吧?

中國人口是個沉重的負擔,卻也是豐厚的資源。香港作為福地,一直以來都能從這豐厚的資源中吸納人才,特別是在戰後。香港就是靠這樣崛起的。那時,主要是呂大樂所說的第一第二代香港人打拼的年代,而現在,是第三第四以至第五代香港人的年代了,他們有沒有足夠的襟懷與實力面對南來人才的競爭?

有相當多的人不喜歡或者說抗拒這樣的競爭,甚至擺出「閉關鎖港」的姿態。這無疑的怯懦的表現,是狂妄自大受挫之後的反彈。楊婕的文章反照出不少香港年輕人的妄自尊大,這是最讓我倒抽涼氣的地方。

補記:剛讀到 Tracy 在昨日譯文後的留言,這是文章的很好補充,很值得一讀。謝謝 Trac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