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8日 星期五

那些年的清純模樣

吳哥窟的賣花始娘
一位朋友的舊照片被人放上「臉書」,引起一片嘩然,招來一千六百幾個like,過半百人留言。照片沒有什麼驚人內容,不過是一張非常普通、非常規矩的學生相而已,就是要貼在學校手冊上的那種,今天叫證件相。引起嘩然,是因為相中少女那樣的清純模樣在當今世界即使未至絕跡,亦極度稀缺了。於是乎,眾皆驚嘆!──不能叫「驚艷」,「艷」字與那清純樣貌八輩子沾不上邊。

照片是一位新晉青年學者放到「臉書」上去的,說相中人是他一位「報業 auntie」,是他從外婆仿如寶庫的舊照片堆中發掘出來的;據說,又是城中某「才子」少年時代的「女神」。學者說,那些年,所有人都給人很清純的感覺。

相信,任誰看了那照片都會有相同的感覺。原因首先是樣貌清純,看來十三四歲,眉目神清氣朗,抿着嘴唇靦覥地微笑。其次是打扮清純。或者應該說,根本沒有什麼打扮,一頭清湯掛麵,一襲白襯衫,完全沒有多餘的飾物。照片還是黑白的,什麼色彩都欠奉。照片倒是認真拍攝的,那年頭,這些照片要到照相館拍攝,從燈光到姿勢──雖然只是正面坐姿──都經過攝影師的認真擺布。這大概是六七十年代之交的照片吧?

重看那個多年代的照片,的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這照片因相中人的清純更讓人眼前一亮。這恰如李白兩句詩的描述:
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飾。
句中的芙蓉花,就是荷花。

這樣的清純,在那些年,是自然而然的事。不是說社會上沒有人作精描巧飾的打扮,而是這與普羅大眾距離遙遠。一般人,都簡簡單單、清清純純地過日子。如今,這樣的簡單、清純讓人覺得新鮮、稀罕,恰恰說明這個世界太虛飾、太污濁了。那些年讓人懷念,則不僅是那時女子的樣子清純。

照片中的朋友,恰與我認識的一位現代少女形成強烈對比。她剛讀完中學,正在念服裝設計課程。多年來,都知道她愛打扮,愛玩 cosplay,但不久前見到她,仍然對她的濃妝艷抹大吃一驚。這個年華的女孩子,青春美本是最大的本錢,可是她用種種化妝品把這些都掩蓋了,連假眼睫毛也用上。

這與缺乏自信有關。「腹有詩書氣自華」,腹裡沒有詩書,那就只好靠虛飾,就如聖誕樹要掛滿飾物那樣來打扮自己。

更重要的是風氣、潮流。現在有沒有朋友那個年紀般漂亮的女孩子?肯定有,但誰還會以那般清純模樣示人?那些年的黑白純情照可以讓人驚歎,這些年的清純模樣根本不可以獲得最可以清純的青春少艾們接受。各方面的消費資訊、情報,包括父母的教育,都自小把孩子們朝早熟的方向催趕。十幾歲的姑娘哪裡來「卻嫌脂粉污顏色」的定力?「十八姑娘一朵花」變成「十八姑娘一假花」也就成為今時今日自然而然的事。

現代城市人還有清純期嗎?至少在樣貌上不再有。到某些「落後」地區去,你才可以找到失落了的清純。而即使是那些地方,清純也在迅速受污染。

早些年到吳哥窟旅遊,在一處遺址中見到一位小姑娘,她分明是賣花的,手執有荷花等鮮花,但不知什麼原因,就是不叫賣,冷冷地坐在一個石雕門洞上,神情孤傲,對川行而過的遊客不瞅不睬。我不知道她在想什麼,只覺得她的冷傲超乎外表的稚嫩。她很可愛,但在生活歷練下,她可以清純嗎?

2 則留言:

  1. I have one when I was in grade 5.

    回覆刪除
  2. Alas! And not after that? Anyhow, you enjoy a life of purity for ten years. Congratulations!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