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9日 星期二

鐵路的歷史軌跡

在中國推行「大部制」的改革下,鐵道部撤銷了,併入交通運輸部。這成為兩會期間的熱門議題,鐵道部大樓掛着大招牌的大門,還成為拍照留念的熱點。這塊招牌除下,可能也就是中國告別第一、第二次工業革命,邁向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一個標誌。

成立一個部來管理鐵道交通,這在當今世界上很罕見,從中可見在中國,鐵路交通地位之重要。可是在工業革命的歷史上,鐵路交通和它的管理對經濟發展的整體推進有過非常重大的影響。回過頭去看,如果不是有鐵路的出現,現代社會不會有今天的成就。

鐵路是以媒碳為能源、蒸汽驅動為標誌的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傑出成果,是第一、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集中式管理體系的典型。它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建設資金非常龐大,遠遠超過了同時發展起來的其他產業如紡織、造船等等。鐵路建設資金的籌集和運用,在不同地方引發了種種影響深遠的問題。

不說西方,先說說中國。鐵路建設,可以說促成了清朝之覆亡,同時把中國引進了百年來的不斷革命中去。

辛亥革命之前,反清起義數不勝數,都不成功。到了武昌起義,卻是出乎意料之外地取得勝利,並引發各地的骨牌效應。關鍵在於當時的「保路運動」。那時,朝野都有振興中國之心,都想到要興建鐵路。政府有心無力之下,出現了由民間集資建造粵漢鐵路、川漢鐵路的行動,連農民都入股。清政府後來卻要實行鐵路國有政策,宣佈收回建路權。這立即引起湘鄂川粵各階層強烈不滿,各地掀起了保路運動,四川尤為強烈。清朝政府驚惶萬狀,調動湖北部分新軍入川,武昌起義隊伍因此鑽了空子。如果沒有由興建鐵路引發的紛爭,中國歷史的發展可能有另一版本。

在西方,鐵路帶來的變化同樣大得難以想像。美國士地廣袤,要發展鐵路,資金需求比歐洲更大。如今左右世界大局的紐約證券交易所,就是那時為了滿足龐大資金的籌集需要而誕生的。

鐵路公司在當時美國經濟中地位之舉足輕重,可從一個簡單的數字看出來:一八九一年,賓夕法尼亞州鐵路公司有11萬僱員,美國軍隊只有不到4萬人;而賓夕法尼亞州鐵路公司不過是佔美國鐵路市場三分之二的七大鐵路公司之一。

為鐵路管理上的需要,新的管理機構出現了,資本與管理分開;公司內部出現層式的職能分工,員工的晉升有具體的業績標準。大規模的鐵路基建,催生了承包商制度。及時調度的需要,則催生了電報行業。大型運輸系統與電氣化的通訊系統結合,進而催生了第一次工業革命,滿足社會需求的各種工廠出現了。教育為配合工廠對技術工人的需求,像工廠生產一樣,大量製造人才。這些人才也像工廠產品一樣,分為三六九等。

在一些國家例如美國,鐵路已沒落;在一些國家例如中日德法等,傳統鐵路正由高速鐵路取代,躍進到新的時代。新的運輸手段與新的通訊手段結合,肯定會對整體經濟發揮新的重大作用。鐵道部併入交通運輸部,與此有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