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3日 星期四

被飬養久了的獅子

元旦那天,收到朋友傳來的一輯照片,看了第一二張,我有點懷疑是造假的東西,接着看下去,才信服照片都是如假包換的真品。照片顯示的內容,令我頗為驚訝。這是關於一頭雄獅的,是在馬戲團馴獸師的指揮下表演的那種巨型動物。

這頭雄獅既不活在非洲的原野,也不活在馬戲團、動物園的籠子,而是活在飬養它的主人的書房、廚房、睡房、花園裡,它趴在主人正打字的書桌上,與主人的女兒躺在床上……。這不是新拍的照片,上面有美國已停刊的《生活》(Life)雜誌的標誌。雄獅主人以打字機工作,那是八十後的人都陌生的事。這雄獅據說自小被收養,於是就成為主人家庭的一員。

這樣的故事以前也聽過不少,但沒有這輯照片顯現的那麼生活化,那麼真切。我看着就想,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對這個家庭來說,把這龐然大物馴養得貼貼服服,一定很有成就感、很有樂趣,但我總擔心,雄獅會不會有獸性大發的一天?龐物犬咬死主人的事常發生,雄獅一發狂,馴獸師也要送命呢。對雄獅來說,過上肉來張口的日子自然舒服,可這就完全喪失了在原野奔馳的自由和捕獵求生的本領,一身威武不過是樣子,「萬獸之王」全屬虛銜了。

大抵,生物都有適應環境而生存的天性,日子久了,你本來不喜愛的,後來也就習慣了,可以「久居蘭室而不聞其香,久居鮑市而不聞其臭」。惟適者可以生存。元、清的知識分子後來也為朝庭做事,也在一定程度上把元人、滿人同化了。到了清朝滅亡,其至還有漢人視辮子如命的,難捨難離。

據弗洛伊德的學說,人會有意無意地在記憶中抑制不如意、不愉快的事,把這些記憶都推進潛意識的旮旯裡去,而只選好的記住。這是誰都會無意識地就做了的,所以誰都會同意:從釣鉤逃脫了的魚總是最大條的,從嘴邊掉落的肉總是最肥美的,追不到女孩子/男孩子總是最可愛的……。

也是元旦那天,在電視上看到一幫人打着港英旗幟示威,我搖頭說:真不明白這是什麼心態。一位年輕人回答說:失去的東西總是最好的嘛!這可說是上面一段話的歸納。

我總覺得人的記憶不可靠,日子一久了,就無法百分之一百還原,不是丟了西瓜就是丟了芝麻。有人會抓住這一點而上下其手。二三十年前,美國曾經有一幫心理治療師,在潛意識理論指導下,使很多為人父母、祖父母者蒙上狎弄幼兒之冤,破壞了多少個大好家庭。若有人從相反角度入手,把過去都粉飾得如玫瑰園般美好,也一樣壞,兩者背離事實一樣遠。

有人說,英國管治好過中國管治。按這話的意思,中國應學英國的,那麼,是否要從北京派人到香港做「港督」?

末代港督彭定康不久前到過香港,頗有些人歡迎他。不知道他怎麼想,我則猜想,他心裡會說:「香港人是要管的──要受英國人管,讓我來,香港就太平了。」

前面說到的雄獅的最後命運不知道怎樣,但相信它只能在人的飬養下終老,不可能回歸原野。你讓它回歸了,它也會走回飬養它的人的身邊去,因為它已失去本性。

這獅子聽到原野傳來的咆哮、奔逐之聲時,心底裡可會生起莫名的失落與哀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