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4日 星期四

劣酒、領土與政客

作者:村上春樹

圍繞着釣魚島問題(註:村上原文使用的是日方對釣魚島的稱謂「尖閣諸島」,下同的紛爭白熱化的當口,聽說日本作家的書籍從中國書店消失,作為一個日本作家,心中感到震驚不小。這是政府主導下有組織的排斥行為還是書店自行的決定?詳情不得而知。此刻我暫且不就其是非曲直評論。

這二十年來,在東亞所達成最令人喜悅的事情之一,就是在此的固有「文化圈」逐漸形成。造成這一狀況的主要原因之一大概就是中國大陸、韓國、台灣的經濟成長。正因為各國的經濟體系逐步強化,文化才能進行等價交換,很多的文化成果(智慧財產)得以跨越國界彼此往來。一旦有了共同的規則,過去在這個區域猖獗的盜版問題也漸次消失(或者說逐步減少),對於著作人的預付款和版稅也都能正常支付。

以我自身經驗而言,「能做到這一步實在是不簡單」。只因之前的狀況實在惡劣之極。我不再列舉實例(免得在此節骨眼徒增紛擾),但最近的環境確實有了顯著的改善,這一「東亞文化圈」已逐步成為豐富、安定的市場且逐漸成熟。縱使仍留着幾個個別的問題,在這個市場範圍內,音樂、文學、電影、電視節目,基本上已經能自由地等價交換,取悅多數人的耳目。這不得不說是非常值得稱許的成果。

比方說,韓國的電視劇人氣火爆以來,日本人比起以前對於韓國文化更加抱有親切感,學習韓語的人也為此激增。相對的,比方說我在美國的大學時,不少韓國、中國留學生到我的辦公室造訪。他們愛讀我的書,熱愛的程度令人驚訝,我們之間有着很多共通的話題。

這樣一個良好的狀況的出現是多少人花費多少心血努力而來的。我作為當事人之一,力量雖然綿薄,但也盡力促成,我們可以這樣期待:安定的交流若能持續下去,我們和東亞鄰國間所存在的種種懸案,縱使仍要花上時間,但也畢竟是朝著解決的方向進行著。文化交流的一個重要目的,能讓我們認識到「我們是語言不同但情感與共的人類」。這就是所謂跨越國界靈魂交流的道理。

這次的釣魚島問題或者竹島問題(:日韓間的領土紛爭)破壞了我們好不容易達成的成果,作為一個亞洲作家,一個日本人,我深感恐懼。

只要國界存在,令人惋惜的(該這麼說吧)領土問題就成為無從逃避的課題。但這應該是實務上能解決的事情,或者說,它就應該限定在實務的層次上解決。領土問題超出了實務課題範圍,踏入了「國民感情」的領域,就見不到出路,就會帶來危險的狀況。這就像劣質酒類所造成的宿醉。劣酒只需幾杯就能讓人醉倒、腦子充血。人們的聲音變得高亢、行動變得粗暴。理論變得單純、思維成了繞不出去的圈。但熱鬧騷動之後,一旦清晨從宿醉中醒來,剩下的只是惱人的頭痛。

我們應當小心這類痛飲劣酒後進行煽動的政客名嘴。一九三零年代希特勒得以穩固政權,就是因為將主張恢復一戰時失去的領土作為其政策基幹。其最終造成的結果已為眾人所周知。這次釣魚島問題會把事情推升到如此嚴峻狀況的原因何在,我想,兩方在日後冷靜下來時應該要檢驗一番。政客名嘴只需巧言令色就能煽風點火,但實際受傷的是在第一線搖旗呐喊的每一個個體。

我在《螺旋鳥年代記》這部小說裏提過了一九三九年的「諾門罕戰役」。這是國界紛爭帶來的短暫但熾烈的戰爭。日本軍和蒙古(即蘇聯)軍之間爆發激烈戰鬥,雙方士兵死亡人數到達二萬人。我寫完了小說之後,造訪事件當地,我站在彈匣等遺留物至今仍散落的蒼茫荒野上,強烈的無力感襲來,我思考著:「為什麼為了一片草木不生的不毛之地,人們要彼此殺戮爭奪呢?」

我在文章開頭處說過了,對於中國書店把日本作家著作下架,我沒有闡述意見的立場。這完全是中國國內的事情。作為一個著作者,儘管深覺遺憾,但也莫可奈何。在此,我所能說的是:對於中國這樣的舉措,請不要採取報復行為。一旦採取了報復行為,就成了我們自己的問題,最終會反彈傷到我們自身。反過來,如果我們抱持着「不論發生什麼事情,我們對於他國文化始終不失敬意」這樣的冷靜態度,這就是我們的一大成就。這就能讓我們站在痛飲劣酒的相反位置。

劣酒宿醉終會醒,但靈魂交流之道一日不可阻礙。多少人花費多少心血搭起了這個靈魂交流之道,這是一條無論如何都該維持暢通的重要道路。

 (原載:二零一二年九月二十八日日本《朝日新聞》譯者:老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