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8日 星期日

香港,璀璨風華以外

香港,世界最宜居城市
──攝於二零一二年七月三日晚七時四十三分
昨天得悉,英國《經濟學家》(Economist)周刊在世界宜居城市的評選中,把香港列居第一位。香港有報道把香港勝出稱為「爆冷」,我以為然。為此翻出三年多之前(二零零九年三月)一篇舊文放在這樣,以證香港之勝乃實至名歸:

坐飛機回到香港上空,每次從舷窗下望,景色都懾人心魄。啟德機場時代是這樣,機場搬到赤鱲角之後,也是這樣。如果不把握飛機進入港境後到降落前那幾分鐘,從空中好好俯覽這顆中國南海之濱的明珠,你的機票就沒有發揮最大效益。

以前在啟德機場降落,飛機從西面進港,在九龍鬧市上空低飛經過,再望北拐個彎朝着獅子山山腰衝去。你剛倒抽一口涼氣,飛機側著着身子瀟灑地向右劃出一條漂亮的弧線,驚險地掠過下面的樓頂,緩緩降落在跑道上。

幾分鐘裡,你可以飽覽維港兩岸人工與造化合力鍜造的城市建設奇觀。多少年來,香港人都為這最密集地呈現在世人之前的成就而驕傲。那時每次從天外歸來,不管離開了多久,如果座位靠着舷窗,我都會貪婪地細覽下面展開的長長畫卷,閱覽每條街道、每棟樓房、每點燈光。

機場搬到赤鱲角之後,航線改變了。回港的飛機不會飛臨鬧市,可是新的航線給我帶來更大的欣悅。

如今,夏季進港的飛機會到新界上空繞一個圈,飛過將軍澳、西貢、沙田、荃灣,才從東北方飛向赤鱲角,迎着西南風降落。如果你是大白天飛臨香港而視野又清晰的話,這降落前的幾分鐘,是整個航程中最珍貴的,一定要把握機會,從空中認識香港的另一面。

另一面,就是香港繁鬧璀璨以外,素淨無華的一面。

香港人工的繁華與燈光太矚目耀眼了,以至很多人看不到香港此外天然的蔥蘢與閑適。這一面的香港更大氣,更充滿生機。

當飛機把你帶到將軍澳上空時,你會發覺這個嶄新的小區整個包圍在青山與碧海之間。不遠之外,被稱作香港後花園的西貢山水掩映,海岸曲折,小島星布,偶有遊船在平靜的海面上曳出幾條雪白的弧線,在深淺綠色的畫面上抹上幾筆明亮高光。圍繞着沙田和荃灣的山嶺鬱鬱蔥,似浪如濤,往北延展;浪谷裡,有幾泓碧水倒映着天光。

如果你是第一次到香港來,只期望到這個國際大都會的紅塵裡打幾個滾、不眠不休地熱鬧幾天,你或許會疑惑,這是不是你要到的香港了。

香港有這麼大片碧綠山水,是很多人驚訝而又欽羡的。廣東省一位領導人不久前就公開慨嘆:香港不過彈丸之地,人口密度很大,發展了一百多年,還有大片荒野山林,而我們幾乎什麼都有污染了。

一位房地產開發專家到北京大學演講時也提出過相似的疑問:為什麼香港到今天仍然這麼嚴格地控制土地,還保留了大片森林呢?他接着自己作了回答:因為要支持經濟長遠發展,並且維持良好的生態結構。

美國前總統卡特最近為新出版的《走進西藏》一書寫的序言,也有一個自問自答:「在過去二十年中,世界上還有哪個地方可以將40%的面積劃出用於自然保護?……然而勤勞的西藏人做到了。」

香港人也可以驕傲地告訴世界:勤勞的香港人也做到了。

過去三十多年來,香港一步一步把約佔土地總面積四成的土地劃為郊野公園──法定的自然保育區。這些「荒野山林」可不是沒有人管的,相反,管得特別嚴格。相對之下,在被稱作花園城市的新加坡,只有5.5%土地劃作郊野公園。在面積比香港大得多、人口密度比香港小得多的台灣,受保護的公園用地也只佔兩成。

香港最稀缺的資源是土地,經過多年不斷填海,土地也只有一千一百多平方公里。香港對這些珍貴土地的開發嚴加限制,至今,已開發的土地只佔整體的兩成多一點,而新加坡已有一半土地開發作市區了。香港有接近八成土地由綠色覆蓋,而即使是公認美麗的音樂之都維也納,全城也只有不到一半是綠色空間。香港的綠色可是辛勤點染出來的:近十年來,香港每年植樹近二百萬株,十年來栽種的各種植物超過一億之數。

我不得不嘆服前人的遠見。香港有些地方雖然不屬郊野公園,也通過立法禁止進行城市開發,禁止高樓大廈從市區漫延過去。大嶼山南部,連市區的汽車也不准進入。一些地方,故意不擴建道路,甚至不通公路,以保護固有生態。你要觀賞那裡的自然美景嗎?運動運動吧,邁開兩腿走進去。西貢一帶很多地方就是這樣封閉保護起來的,裡面有香港最迷人的海灘、溪澗、山林、遠足徑,好些地方避過都市繁囂的污染,至今仿若未聞人間煙火,保持着原生美態。

隨著世人日益珍惜自然環境,香港現代文明與自然生態密切相連的獨特性,越來越得到讚賞。不少日本人,特別是銀髮一族,專程到香港來登山遠足。蘇格蘭的崇山峻嶺世界有名,有蘇格蘭人來香港登上馬鞍山,眺望遠山,不禁對同遊的香港人說,香港山川之壯麗,大可與蘇格蘭媲美。因此,美國《時代》周刊把港島東南部石澳郊野公園山脊上的龍脊評選為亞洲最佳的城市遠足路線,一點不叫人驚奇。

香港郊野可觀之處頗不少,單是兩條交叉縱橫香港、共長近二百公里的遠足徑沿途,就有各種景致讓人應接不暇。快要退休離開香港的香港科技大學校長朱經武說,香港最讓他不捨的,就是它的遠足徑。

要說香港郊野景色靚絕天下,當然不是事實。比起華夏大地的名山大川,香港郊野景色遜色得多。但我敢說,世界上能像香港這般親近大自然的大都會,數不出幾個來。

不管你身處香港哪一個角落,那怕是燈紅酒綠、車水馬龍的市中心,你一旦受夠了,大可以在半個小時之內走進只聞泉聲鳥語的山林之中。即使位居金融區的中環,只要你肯往山上走一小段路,就可進入林蔭花香的世界。要到龍脊上頂天立地披襟振臂,不花你一個小時。你也可以只花半個小時,沐着海風坐船到南丫島,或者到更遠一點的長洲、坪洲等小島去,在海天之間享受更無車馬喧的悠閑。

香港的綠色世界,有造化的優勢。

她本來就有約三千種有花植物,包括一百二十多種蘭花,有三百多種土生樹木。有二百個香港那麼大的英國,也沒有這麼豐富的植物品種,難怪英國人當年那麼喜歡香港。

她三面環海,海裡是另一個很少人認識的精采世界。香港的珊瑚很多,達一百五十多個品種,約佔最適合珊瑚生長的印度─太平洋地區的珊瑚品種一成半,比只有68個品種的加勒比海還多!香港珊瑚魚的品種因而非常豐富,據香港大學幾年前的調查,達到325種,而海底世界大得多的加勒比海也不過有350種。

她也是雀鳥的天堂,紀錄到的雀鳥品種有480個,就是說中國三分之一的雀鳥品種可以在這裡找到。

於是,當有人告訴你香港還生存着一些其他地方未發現過的生物品種,就不必太驚訝了,例如有一種青蛙和三種蜻蜓是香港獨有的。

這些,既是造化的眷顧,也是人作的功勞。

不可否認,香港經過幾十年急速發展之後,出現了不少後遺症,市區空氣素質欠佳就常為人詬病。但可別因此把香港的生態環境說得一無是處。相反,香港的生態環境在很多方面可以作為城市現代化發展的典範。很多香港人也感受不到這一點卻不出奇,香港人出了名的忙碌生活方式,把他們長期困在匯集了先進現代文明的市區了。

那麼,下回飛臨香港或者飛返香港時,不要錯過飛機降落前的幾分鐘,爭取在這幾分鐘裡瀏覽一下金碧輝煌以外純樸自然的香港吧,滋潤一下你的眼睛,也滋潤一下你的心靈。最好當然是,擺脫都市文明的羈絆,多親近香港的綠色世界。

這個世界近在咫尺,舉足可達。千萬不要因為它近在眼前而視而不見,也不要因為它太不稀罕而不加珍惜。

越過這迷障,你會發覺香港遠遠比你知道的美麗和值得珍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