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0日 星期三

中華文明需要國際視野

《文明》,尼爾.弗格森
日前的〈大陸人、香港人眼中的世界〉一文得到兩位讀者留言,其中一位提到: 「價值觀、法制、人權不是中國原本沒有,而是在五四、文革等一次又一次的運動中被破壞了,可是,哪個國家又沒有犯過錯呢?」這個問題提得極是。

我們是中國人,對中國的問題自然最關切,愛之深、恨之切之餘,看中國自己的問題往往有偏差,好的會添上過多光彩,壞的會過分自責。如果把視野放開一點,有域外的參照系作比較,可能會客觀一些。我也同意另一位讀者提到的,即「國際視野應該不只是對國際間發生的事情的了解和評論」。了解了,正可以從中比較、反省,更好認識自身的問題,有所汲收和改進。

譬如關於五四,關於「文革」。從事後孔明(benefit of the hindsight) 的角度看,會覺得中國人愚蠢極了,竟然那麼賤視自己祖宗幾千年積累下來的光輝文化、文明,必欲毀之以斧、焚之以燹而後快。單是這兩段歷史,就足以讓中國人抬不起頭來,特別是在面對外國人的質疑的時候。

最近在看一本書,美國哈佛大學歷史學教授 Niall Ferguson 的《文明》。書裡所說的文明是西方文明,即歐洲文明,是對西方文明為什麼可以在過去五百年來稱雄世界的分析,從中既可以看到歐洲文明相對於其他文明的先進和優勢,也可以看到這個文明在向全世界擴散過程中的野蠻,尤其自視為優等民族、文明而在非洲犯下的罪行,其慘無人道──根本沒有把非洲黑人當作人──匪夷所思。

更加匪夷所思的是,各個殖民國家在非洲肆無忌憚試行的暴行(有的確實是試驗,特別是德國的優生學試驗),最後竟然像澳洲的回力鏢一樣打到自己身上。各個殖民國在自己的土地上惡鬥起來了,用對待非洲黑人的手段對待都是「優等」民族、都屬「最先進」文明的白人和白人國家,打完第一次世界大戰,又打第二次世界大戰。

有人把這些大戰稱為「文明大戰」,是原來以為會統治世界的「最文明」國家之間的大戰,把「最文明」的歐洲打個稀巴爛。這兩場大戰對歐洲文明的摧毀,與五四、「文革」對中華文化的摧毀比較,誰更猛烈些?

「文明大戰」最可慶幸的是,由歐洲文明衍生出來的美國文明勝利了,美國且成為新霸主,讓歐洲文明借美國文化的新面貌出現,繼續雄霸世界。

中華文明呢?中華文明能夠持續五千年,是世上唯一生生不息的古文明,自有它的生命靭力,除了在華夏大地上野火燒不盡之外,在海外各地也有不同的根基。Niall Ferguson 的《文明》探討的不僅是西方文明的興,也展望着它的衰,以及另一個文明在東方重新興起,那自然是中華文明。

不過重新崛起的不會是純粹、傳統的中華文明。Niall Ferguson 說:「東西方差距之所以在我們這個時代開始縮小,尤其是中國在一九七八年實行改革開放後開始崛起,其中一半原因便是因為這些國家成功地借鑒了西方經驗,而另一半原因則是西方國家自己卻在逐漸摒棄這些成功的秘訣。」

也可以說,中華文明本來就是不斷汲取外來文明而形成的。中華文明因此離不開國際視野。
**
《文明》節選: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503/19/497185_208428657.s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