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6日 星期四

蒸出來的年味

家門前的春聯
放完年假回來上班,工作有點忙,但仍少不了與同事互賀新年。一位同事在聊到過年雜務時有點抱怨地說,家裡一位八十多歲的老人家,仍要自己動手蒸蘿蔔糕。我則說,老人家能蒸蘿蔔糕還是讓她蒸的好,年味可能就來自這一蒸騰中的散發,對老一輩人尤其是這樣。

過年有沒有年味?有沒有過年氣氛?這樣的問題,以前──社會富裕起來之前,大概是不存在的。那時的過年,總會有年味,氣氛總會很濃烈。

年紀大點的一定記得,那時過年總是很熱鬧,熱鬧來自吃的、穿的、玩的,自來家裡家外因為過年而從四面八方到來的人,團聚的、拜年的、拜廟的……。

那些年,過年是大日子,一年裡的積蓄──財力、精力、期盼的積蓄,都在這幾天裡放肆一番。貧如楊白勞也捨得扯兩尺紅頭繩,為喜兒打扮一下。為了這大日子,什麼人都忙碌,打掃屋裡屋外,準備賀節食物,為小孩大人添點新衣新鞋,再無餘力也會剪剪頭髮。於是,仿佛大地煥然一新,不管什麼人都喜氣洋洋。年味,從每家每戶都可以嗅到。一旦爆竹聲響徹,更是連每口空氣都帶年味了。

台灣的梅花開得早,十二月底在三義附近偶然
邂逅幾株梅花,只有疏落花影了
這樣的年味得有個前提: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只有這幾天可以這樣放肆。其他日子,只能把希冀壓抑着,到了過年才像爆竹一樣把壓抑得辛苦的情緒爆發開來,連胃口也一樣。這樣的爆發能不強烈嗎?

家裡的年花
可是現在,人們普遍富裕了,或者相對富裕了,穿的、吃的、玩的等等,都不必等到過年才得到滿足。到了過年,沒有足夠強烈的欲望可以爆發,對過年的期盼也就不多了。

期盼如果還有的話,最強烈的,可能就是團圓的期盼吧。可是對比從前,團圓也有不如了。以前,家庭、家族都龐大,兄弟姊妹、叔伯姨媽眾多,人丁興旺,過年走到一起,大的小的一片喧嘩。吃個團年飯,飯桌擺到街巷、院子。如今的團圓不如前,往後的團圓會更不如今。很多夫婦寧養寵物不養小孩,團圓可能不必提了。

于丹說,西方的節日都與宗教有關,來自天上;而中國的節日都與人倫有關,來自土地。人倫、土地,是農耕社會的最重要構成元素,耕作必須以家庭、家族甚至宗族為單位的進行。當農耕社會變成了工業社會,都市化成為不可拒抗的歷史潮流,來自農耕社會的節日,在都市裡漸漸失去原來存在的意義,也就勢所必然了。據去年的人口調查,中國人口已超過一半──51%──屬於城市人口了。

蘿蔔糕,繼續蒸
原來的春節是在所有人都在隆冬裡沒有農活可做的日子過的,大家都有充分時間去為節日忙乎,每個人都參與,就連小孩也樂於為節日做點什麼。在我感覺中,這樣人人動手,什麼都一手一腳弄出來的參與,是所謂年味中很重要的元素。而在香港,這越來越淡薄了。以前,年終的大掃除是一家總動員的,炮製過年食品如蒸糕、炸油角、炸煎堆都一起做。人們越來越不必為這些辛勞,家務有家傭代勞,環境較清潔不用什麼大掃除,蒸糕的本事在家裡或許已失傳,而且商家什麼都有供應,為了健康也不想吃以前的賀年食品。辛勞減少了,年味也減少了

能蒸蒸蘿蔔糕的家,年味一定濃一點;能有自已手寫的揮春、春聯,年味又更濃一些。我家都有,但仍覺年味大不如前了。

2 則留言:

  1. 請問下聯的最後三個字是甚麼字?

    回覆刪除
  2. 寫得比較草,對不起。全聯是:

    龍播祥雲迎紫氣
    春回大地啟豐年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