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4日 星期三

台灣:機場、高鐵、台鐵

南下的高鐵抵達桃園站,等待上車的乘客並不多
從別人口中,我得到一個印象,就是台灣的景物與大陸差不多,譬如台北很像以前的廣州。我知道這是很籠統的說法,也是過去式的說法。可是從桃園機場出來,我仍然得到一個印象:簡陋。回程時,也經桃園機場,且誤打誤撞地,第二和第一航廈都到了,還是覺得這樣。

我常常提醒自己,不能以香港作為衡量別人的標準。香港的赤鱲角機場只有十幾年歷史,長期獲國際機構評選為最佳機場,以此作為標準去衡量其他機場,並不恰當。如果要比較的話,可能要待桃園機場的改建工程完成之後。改建工程正在進行,機場就更顯逼仄不堪了。有些卻可能與設計有關。那天錯去了第二航廈,要乘機場電車到第一航廈去。有好心的機場人員指點我們到三樓,那兒卻是辦出境手續的地方,要向航空公司辦理登機手續得到一樓。找到升降機,升降機卻不停一樓而只停二樓,要從二樓提着行李走到一樓去。辦好手續,再乘扶手電梯上三樓出境。可能有從三樓到一樓的捷徑,只是我們人生路不熟找不到罷了。

桃園機場一九七九年落成時,據說是亞洲最先進的機場,現在無疑老化了。從圖片看到,航廈改建後,有傳統建築的金字頂,比到處都見到的流線形屋頂別緻。

在高速鐵路方面,台灣就領先了,二零零七年就南北貫通。真巧,到今天剛好五周年。

我們完成第一部分在台灣西北部的行程後,會合遲幾天才到台的朋友乘高鐵到高雄(左營)去,再轉乘火車去台東,新舊鐵路都搭過了。台灣高鐵採用日本的新幹線技術系統,設計最高時速為315 公里,營運最高時速300 公里。從桃園到高雄,全程約三百公里,高鐵正好走了一小時。這速度低於大陸高鐵意外之前的350公里時速,而又高於次一級動車的250公里

台灣的高鐵很舒適,可能技術較新,晃動和噪音都比兩年前在日本東北乘搭新幹線的小。可是乘客量也少。我們坐的車廂只有三四成搭客,到相鄰的車廂一看,一成都不到。那天非假日,又不是繁忙時段,可能作不得準。不過據報道,台灣高鐵的經營仍然虧本。

這大概是台灣高鐵的路線長度有限之故,高鐵最大優勢有難以發揮之嘆。在這距離內,高鐵沒有多少可以搶奪的飛機乘客,而要面對高速公路、公路、鐵路的競爭。據二零零六年對亞太區汽車擁有率的調查,在13個國家地區中,台灣以68%居第四位,竟比日本的57%還高。看來,台灣人出行,駕車會更方便,短距離出行和一家出行尤其是這樣。從地圖可以看到,台灣的各種交通線主要是南北走向的,互相之間自然形成競爭激烈。高鐵票價較高,很不利。我們從桃園到高雄的票價是1330台幣,約三百多元。

從桃園下飛機後轉高鐵卻很不方便,互不銜接。連接機場的捷運系統則在興建中。

在左營從高鐵改乘台鐵,有時光倒流的感覺。火車從高雄向南走,再折往東,沿東岸走到台東去。這是台灣發展最落後的地區,坐上台鐵行走似乎很適合,無論是車廂內部,還是經過的各個車站,都予人回到數十年前的感覺,例如回到了改革開放前的大陸,就如以前從深圳坐火車返廣州。

返港的飛機在傍晚7:45起飛。我們在台北故宮博物院,三時半就得啟程,先回酒店拿行李,再坐機場巴士去桃園機場。飛機的飛行時間只有一小時二十三分,可是從從離開故宮博物院算起,花了近八小時才回到家。

我忽發狂想:台北至香港的直線距離約為九百公里,如果兩地有高鐵相通,一定可以節省一半時間。
(台灣行之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