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2日 星期四

不必嘲笑金家治下朝鮮人

金正日之死,頗有轟動效應。新聞主要集中在他之死會在朝鮮本身、周邊地區以至世界局勢引起什麼連鎖反應之上,有大量報道和分析。想不到的是,還有不少花邊新聞,主要與朝鮮人悲慟的情緒反應有關。外界在不理解之下,多所揶揄,於是又再引起爭議。

朝鮮是一個頗為神秘的國家,這主要是它的自我封閉造成的。你越是遮遮掩掩,外面越想窺視裡面的事情,並且拿着一些蛛絲馬蹟大造文章。按照外部世界的邏輯,朝鮮這樣一個貧窮落後、極權而又處處樹敵的國家,早該被人民推翻了,何況它的敵人還天天處心積慮在做手腳?對西方世界民眾來說,它就更加難以理解。

不久前,有朋友慫恿我一同參加前往朝鮮的旅行團,我婉拒了。一是時間問題,二是不覺得有多大吸引力,三是價錢特別貴。這些旅行團都是以深入鐵幕探秘來標榜的,我沒有仔細研究行程中有哪些地方是值得一看的。照我自己推測,可能會看看平壤仿照俄羅斯風格建造的宏大市容和建築群;遇上節日,可能有機會見識見識朝鮮獨步天下的萬人操(中國在這方面很了不起,但比起朝鮮還有不如)。會不會去金剛山?那裡的風景據說非常可觀,而且一直保持在未受文明污染的狀態。

不少人去朝鮮旅遊會抱着一個心態,就是現在不去一看,過幾年可能就看不到了。這是指朝鮮在高度革命化下的畸型社會狀態。過幾年,朝鮮不得不順着世界潮流改革開放,這一切就會在摧枯拉朽之下無可奈何花落去。

抱這心態的,很多是大陸的中國人,他們希望從朝鮮看到己不存在的中國昔日景象:到處是革命標語口號,領袖畫像雕像隨處可見,人人都高度紀律化;空氣中瀰漫着令人精神亢奮的革命氣息,雖然物質供應貧乏,但似乎誰都鬥志昂揚,隨時準備同入侵的敵人血戰到底。

只不過三十幾年前,即相差一代人的時間,中國就是這樣的。那是紅色的年代,人人講革命理想,人人都有獻身的豪情。回過頭去看,這有點荒謬,但卻是鐵一般的事實。理想主義的烏托邦,的確在中國存在過,現在回到大陸去,還可以從沒有人注意的角落裡發現當年留下的印痕,可能是一條標語、一面紅旗、一個領袖畫像。還有人把當年的物品、設計翻新過來,當作時髦玩意。

那個時代有百般不是,不可能重現,但對部分人來說卻有可懷念的之處:那種理想主義的純真,在什麼都講實惠、講金錢利益的今天,就如桃花源裡的花朵般讓人懷念。

這就說到那種看來十分誇張的號啕大哭了,那撕心裂肺之情看來很虛假、造作,有造假之嫌,以致讓人覺得可笑。今天報紙上,就有編輯拿一張照片來分析,指出照片的中心人物──一個男人──在大哭之時,背景中走過的青年若無其事,證明是造假。

有中國文革時代閱歷的人,不會這麼看。因為同樣的悲慟,曾經在中國一再發生。一九七六年,周恩來、朱德、毛澤東接連去世,中國可說哭聲震天。之前,人們有幸見到「偉大領袖」,一樣哭得死去活來。

在特定的環境下,人就是可以這樣被操縱的,完全失去正常理性。不是一個人這樣,而是整個群體都是這樣。時髦的理論說,控制一個人很難,控制一個人群卻很易。不同的是,以前控制人群是為了達到政治目的,現在控制人群是為了達到商業目的。

不要笑朝鮮人,我們身邊也不乏這樣的人、這樣的事、這樣的莫名其妙的各種粉絲。

4 則留言:

  1. 在那種環境,保持理智是很危險的,隨時會冇命。。。

    回覆刪除
  2. 台灣在二十多年前(戒嚴時期)
    也曾經如此 = =

    回覆刪除
    回覆
    1. 人是善忘的動物,還不到一代人的時間,很多事情已如春夢無痕了。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