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5日 星期五

香港土生土長中樂人才的出路

上周末,朋友舉辦多年的音樂培訓中心擴充「營業」,在九龍鬧市一座商業大廈的新場地正式開幕了。我前往湊熱鬧,頗覺在香港推廣音樂教育不易,卻又驚訝發現,香港確實不乏音樂有心人:有樂於為此獻心盡力的,也有人樂於為此慷慨解囊的。

新場地該有二千平方英尺吧,位置非常好,就在九龍人流暢旺、交通便利的彌敦道一座商業大廈上。培訓中心安裝了活動而隔音的牆板,可以分隔出多個大大小小的琴室,還有固定的琴室和辦公室。如果要進行合奏排練,可以變成排練廳,約能容納三十人的中型樂隊。

朋友的音樂教育中心已開辦多年,過去設於開辦的琴行樓上,相對於這個設備齊全的新場地,自然簡陋得多。朋友與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合作,多年前起在香港舉行中樂考級試,使香港的中樂培訓與內地最嚴謹、最權威的評級接軌。這個做法很受歡迎。評級試以後在新場地舉行,會顯得更規範。

香港的中樂訓練的確在走向規範化和專業化。據我所知,在上世紀的五六十年代,香港靠中樂演奏吃飯的,只有零星的民間藝人。香港電台組織的粵樂樂隊,維繫了人數不多的一批中樂好手,有從伴奏粵曲出身的,也有票友,其中最有名的黃呈權醫生,他的洞簫造詣至今難有人匹敵。至七十年代,香港業餘中業團體創下了興旺的黃金期,半職業化的香港中樂團也在這個時期誕生。到八十年代,職業化的香港中樂團建立,政府的音樂事務統籌署也大展身手,中樂發展進入了較正規的發展。到九十年代,香港演藝學院正式成為可以頒授學位的專上院校,中樂演奏人才的培訓進一步走向專業化。加上中大音樂系、浸會等培訓,香港多年來已訓練出不少土生土長的中樂演奏人才。

我在朋友的音樂教育中心看到,他們近二十名人員(稱作成長顧問、音樂主任)和導師,絕大部分是香港大專院校培育的人才,還有到外國進一步進修回來的,也有中央音樂學院的畢業生。

聽朋友說,他們擴大音樂教育中心的一個目的,是為香港願意以音樂為事業的年輕人提供多一條出路。

我也接觸過一些這方面的年輕朋友,他們由於本身的專長和興趣,沒有和其他年輕人一樣選修經濟市場上熱門的科目如經濟金融之類,而是循着自己志趣指引的方向去開拓,經多年的專業磨練,都在器樂演奏和理論修養上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可是令人遺憾的是,這批為不少的準藝術家的出路委實有限。

他們可以考入香港中樂團去做職業樂師,可惜那兒空缺有限。整個樂團就那麼百來個位置,大部分已被大陸來的樂師佔領了;樂團又以實習培訓的名義從大陸的音樂學院招來輸入勞工,填補可能有的新空缺。於是香港花費不少公共資源培養的人才,大部分只能做音樂導師,或者在琴行授徒,或者到中小學做駐校器樂訓練。香港教育當局近年在資源上鼓勵各中小學發展音樂訓練,讓這些年輕人多了發展機會。朋友的音樂教育中心也有意識地向這方面發展,試圖為學校提供全面的中西樂器樂培訓計劃。三三四學制推行,可能會提供一些新機遇。

還值得一提的是,朋友能夠有這樣的新發展,實多得有心為音樂教育捐獻資源的商人。那場地就是一個巨大的貢獻。據說,他們還要成立一個中樂發展基金,作更有雄心的邁進呢。

1 則留言:

  1. 演藝學院中樂系創系主任是唐健垣,他是杜派南音繼承人,古琴家,古箏演奏家,但他不是學西洋音樂出身的;故其他海歸的音樂教授有些看不起非學院派出身的唐教授!
    但漢樂是否要跟洋樂一樣標準化呢?
    這是見仁見智啦...
    民族音樂有自身留白的創作空間的,不是嗎?
    國畫留白,油畫要填滿顏色才成作品啦!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