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6日 星期二

中國高速發展與墨菲定律

會發生的總要發生
不知道為什麼,中文表示高興的詞,常以「快」字組成,例如快活、快樂、愉快、歡快,都有個「快」字。快感就更突出顯示,速度就是愉快、痛快了。這是否表示要有足夠的速度,才能激發出歡樂、高興、愉悅的感覺?

速度大概真能帶來官能刺激的,不唯獨中國人如是。在西方,追求高速快感的人似乎更多,從陸上到海上、空中,都追求高速,以至有人把火箭引擎安裝到汽車上,務求創紀錄。

中國人對速度、特別是發展速度上的追求,似乎是近代才出現的。這同打開國門之後,發覺中華帝國大大落後於西方有關。當一再遭受到貪婪成性的西方列強凌辱、宰割後,急於加速趕上去之心就更強烈了。五四時,即使是當時的有識之士,也有人提出為了加快提升國人文化水平,要消滅方塊字,改用拼音文字。

過了30年,新中國成立,本來應當慢下腳步來休養生息了,卻反而大幹快上起來。中國在被勝利衝昏了頭腦的毛澤東的領導下,一次又一次盲目追求發展速度,推翻了毛澤東自己定下的新民主主義穩健發展路線,要跑步進入共產主義,從加快社會主義所有制改造,到大躍進,到文化大革命。

建國前,毛澤東曾造誡全黨:「『欲速則不達』,這不是說不要速,而是說不要犯盲動主義。」誰料最大的盲動主義者就是毛本人。

「欲速則不達」是老祖宗的遺訓,二千年前的《漢書˙李尋傳》就說:「治國故不可以戚戚,欲速則不達。」(「戚戚」是指急促的樣子。)「揠苗助長」這句耳熟能詳的成語,也有兩千多年歷史了。

五四時代中國相對於西方很落後,到一九七八年中國再次打開國門,落後程度,從某些方面來說,應當比五四時更甚。中國人更急於追上去,「不管白貓黑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這三十多年,其本上就是這樣大幹快上走過來的。成績很大,代價也很大。幾十年間出現的重大社會事故,幾乎都有為求速度不講質量的烙印。環境以至國民健康為此付出代價的統計數字,讀來觸目驚心。

問題早已出現,北京也看到了。剛開始的「十二五」規劃的一個重點,就是要改變中國的經濟發展式,不能粗放型發展下去。然而,要扭轉中國這艘巨型航船的航向,並不容易,巨大的慣性帶動了沙泥俱下。高鐵減了速,動車卻脫了軌。

西方有個定律叫「墨菲定律」:Whatever can go wrong will go wrong, and at the worst possible time, in the worst possible way (會出錯的事情遲早出錯,而且以最壞的方式在最壞的時間發生)。這是美國工程師Edward A. Murphy提出的,定律竟然也與速度有關。他一九四九年參與美國空軍進行的實驗,以測定人類對加速度的承受極限。實驗中,要把16個火箭加速度計懸空裝置在受試者上方,不可思議的是,竟然有人有條不紊地將16個加速度計全部裝在錯誤的位置上。

一段日子以來,有關高鐵的負面消息源源不斷,讓人的心懸了起來,頭頂上仿如懸起了達摩克里斯之劍。如墨菲定律所預言,劍終於丟下來了。

**
參考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