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6日 星期二

首次到深圳音樂廳看演出

深圳音樂廳
朋友送我兩張深圳音樂廳的票,於是,星期天到深圳走了一下。

深圳音樂廳就在深圳以市民中心為中心的廣場邊上,這個廣場有一系列公共設施,如圖書館、少年宮等,我經常去的是當中的中央書城。音樂廳與圖書館是同一風格的設計,大概出自同一建築師之手,有不規則的玻璃幕牆,入夜後更顯得晶瑩透亮。圖書館,早已入內參觀過,港人也可以借書,但還書始終麻煩,所以也就沒有辦理借書證。音樂廳,只限於在大堂瀏覽,還沒有進內欣賞過節目。

有時也知道有那裡有很想聽的音樂會,但總覺票價太貴了;同一套節目,在香港演出的票價必定便宜些。這至今仍讓我想不通。大陸一些城市近年發展很快,生活水平也接近香港了,一些高檔消費甚或超越香港水平。若照價格衝量,那麼文化藝術演出,就屬於很高檔的消費了,與五六星酒店看齊。音樂會票價動輒要好幾百元,甚至上千元。在深圳音樂廳就看到中國著名男高音蔣大為名為《獻給母親的歌》就演唱會海報,最貴票價就要1080元,最低價是180元。可作比較的是,深圳的最低工資為1320元。

大概是為了彌補票價太昂貴的缺陷,深圳音樂廳有名為「美麗星期天」的免費音樂會。這是市政府有關部門在星期天下午舉辦的,已持續了好幾年。有興趣的市民可以凭身份證到網上登記申請領票,香港市民是否也有資格申請就不知道了。

我那天聽的就是這樣的音樂會,票是朋友送的。音樂會是這位朋友的師生音樂會,他是香港的蕭笛演奏家,這次帶同幾名在香港校際音樂節中得獎的學生一同到深圳登台,還請來了家鄉台山的一支廣東音樂樂隊和香港一位女高音助陣。

音樂會的大軸,是朋友動用十支笛子演奏的《梁祝》,樂曲改編自著名的小提琴協奏曲,改以鋼琴伴奏。這是中國唯一享譽國際的小提琴協奏曲,很多非小提琴演奏家都愛把它改編移植演出,一是觀眾喜愛,二是可以炫技。不過正是因為這曲太耳熟能詳了,小提琴的演奏早已讓觀眾有了先入為主的印象,而且它大量專為弦樂器而設的滑音,用其他樂品來演奏往往吃力不討好,難以奏出那韻味。譬如笛子,對那些滑音就很難應付,事倍功半,效果不彰。動用十支笛子,轉調問題是解決了,滑音還是不好辦。

倒是以洞簫演奏的《彎彎的月亮》很有效果,這首以流行曲改編的樂曲,「卡拉OK」的伴奏編得很空靈、散淡,襯托着洞簫的婉約、柔和音色,很能表現樂曲中的淡淡鄉愁。洞簫很難吹得好,要突破它音域較小的限制尤難,這只能靠向高音區開發,看你能不能能人所不能地吹出準確而優美的高八度音來,朋友據說能吹三個八度,這就難能可貴了。 《彎彎的月亮》中的一些變奏樂句就是這樣展現的。

我對這場音樂會的節目本身沒有太高期望,主要是感受一下深圳音樂廳的設計而已。音樂 廳採取外國一些著名音樂廳愛用的山谷型設計,就是不分樓上樓下,座位分布在「斜坡」上。至於音響效果,單凭這一場音樂會,難以評說。我坐到山頂,下面一個小朋友的笛子獨奏,不用擴音也能清楚傳上來,已不錯了。

音樂會比較出人意料之外的是,相當安靜。不過,我周邊仍難免有個別人在演奏進行中交談,儘管是輕輕地。坐在身後的兩人,在我回望的提示下閉嘴了。安靜可能與音樂會開始後一項特別安排有關:工作人員一再舉起以燈光亮出的提示牌,提醒聽眾要保持安靜、不可飲食、不可拍照錄映。安靜辦到了,安寧則難,這裡那裡總有人起來走動,我跟前就有人來回走了幾次。前一排一名小女孩,全場都在前後左右的挪動。拿出手機、相機拍照的大有人在,幸好沒有用閃光燈。我注意了一下,大人帶着孩子出席的挺多。

到網上搜尋,知道下個「美麗星期天」的節目,是《雪域瓊花》,由深圳交響樂團的雲杉室樂小組擔綱演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