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2日 星期二

網上閱讀要認名牌

從這個月起,《紐約時報》網上版又恢復收費了,網上的閱讀習慣又要重新適應。

《紐約時報》網上版在是否收費上曾經一再變化。幾年前,它曾把一些名牌專欄作家如Paul Krugman, Thomas Friedman, Nicholas Kristof 等視為賣錢工具,他們的文章要付款才能閱讀。這些作家的文章的確常有高見,可讀性甚高。《紐約時報》後來卻發覺,把他們的文章開放,增加點繫率,吸引更多廣告,會更賺錢。於是,讀者又可以得窺全豹,連資料庫都可以檢閱。

可是,隨着印刷媒體銷量益趨下滑,報紙廣告收入下降,《紐約時報》又要重新想辦法開發電子版財源了。上月底,有朋友告訴我這消息,我還不大相信,怎麼又變了?果然,很複雜的一整套收費辦法不幾天就出台了,按你採用什麼上網工具閱讀,訂出各種收費方案,每月由15至35美元不等。

朋友問我考慮訂閱嗎?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儘管我很愛上《紐約時報》瀏覽,而從閱讀印刷版的《國際先驅論壇報》(《紐約時報》的印刷國際版)算起,有很長的閱讀年齡了。

以前閱讀是工作上的需要,時間有保證,而現在只是愛好,閱讀時間就沒有很大保證了。訂閱可能會浪費。而且,不訂閱,每月仍有20篇免費閱讀額;額滿了,還可利用《紐約時報》為歡迎不速之客而故意設下的「漏洞」:通過搜尋器找來打開某篇文章。這樣,一些特別想看的文章還是可以讀到的。

有目標地閱讀,大概是網上瀏覽一個好的「守則」,就是瀏覽要有明確目標,不要漫無目的地亂翻亂闖。

網上這個虛擬空間無邊無際且無秩,很容易迷失,有人把這稱為「網上無政府狀態」。它有兩個特點,一是很多人的說話缺乏理性、不負責任,因為這裡的人可以戴上面具放肆說話。第二是信息多如雪花,是非混雜,良莠不齊,真假並列,很可能使人失去判斷能力,結果是弱智化。

面對這樣情況,我認為認名牌是重要的,要知道信息是什麼消息來源傳來的,是不是可靠,有沒有保證。可能是過去養成的職業習慣吧,我看信息,除了根據自己的認識作判斷,還重視來源。受過傳統職業訓練的記者,在發出信息時,都一定在第一段的導語中就說明消息來源,以取信於讀者。外國通訊社、國際大報至今堅持這樣做,香港的傳媒就越來越不把這當回事了。至於網上互相流傳的文章,很多不是出於專業傳媒工作者之手,不知有此規則,以訛傳訛的事常常發生。很多信息根本就是故意捏造的。日本東北大地震後,不少煞有介事而似是而非的傳言在網上傳播,應屬於這一類。

《紐約時報》的可讀性很高,但並非唯一可以讀到高質素文章的地方。百步之內豈無芳草?只能把眼界更放開點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在印刷傳媒不斷萎縮之下,網上傳媒逐漸以不同方式轉向收費,看來是必然的。很多傳媒的電子版已在朝這方向轉變,例如只開放部分文章,要閱讀更多就要收錢。但我相信,網上讀者多數已被「寵壞」了,習慣了「免費午餐」,對網上購買閱讀,一時怕難以適應。我就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