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3日 星期三

從饅頭到最低工資

今天早餐,吃的是家人從深圳買回來的饅頭。饅頭仍然是從那家經常光顧的小食店買的,但比過去買的小多了,價錢卻是一樣,還是五毛一個。通貨膨脹了,饅頭則縮小了。在市場經濟下,這樣的調整很自然。

我家附近一家麵包店出售的麵包也一樣,個頭大小變化不斷。成本上升了,但不敢加價,麵包就縮小;一旦加價了,為了「撫慰」顧客,麵包就變大。早幾天,發覺家人買回來的麵包大了不少。原來麵店裝修門面後重開,麵包又加價了。幾年間,一個雞尾包從二塊五賣到四塊,個頭忽大忽小不知變了多少遍,個頭的「中位數」卻是一樣的。

你儘管在掏錢時嘀咕,但不得不體量店主的困難。在市場經濟下,他就有這樣的靈活性,不斷隨着市場變化找尋生存空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這是市場經濟可貴之處。

在奉行市場經濟的資本主義社會,法規比較嚴謹,這是為了讓經營者有法可依,也知道依既定的法行事,什麼是可以預期的。如何在法規的管制下得到最大的靈活性和最大的利潤,是每個經營者都時刻思考的問題。所以法規雖多、雖嚴,仍然可以經濟繁榮。

所有法律,都一定有死角、盲點、灰色地帶,不一定可以達到預期效果。有時,以為是為了勞工利益而立的法,反為會損害勞工利益。美國通過保障殘疾人就業的法例,殘疾人就業反而困難了,因為僱主擔心殘疾人易請難送,不敢僱用了。

這就是「非預期後果法則」(Law of unintended consequences)在發生作用。

這個名稱是上世紀三十年代才正式提出的,但它的存在早就知道。《聖經》記載有一條猶太法典,規定債權人到了安息年(第七年)就要撇除欠債人的債務,這是為了窮人而立的法。結果,放債人待安息年一過就大舉放債,到第五六年就不放了,形成周期性的信貸危機。法典想幫窮人,結果適得其反。

這樣的事例數之不盡。「後果」通常指不好的結果,可是「非預期後果」也有很好的。沉船在海底形成生態豐富的珊瑚礁,是完全預想不到的,現在連香港也故意在西貢近海面弄沉一些廢船,在海底製造人工珊瑚礁。阿斯匹林的發明本來只為止痛,可是卻成了預防心臟病的靈藥。本來是治療心血管病的「偉哥」,卻又「多此一舉」成為部分男性的恩物。

不過「非預期後果法則」較多就負面後果而言,常常言及立法方面。立法經常都有很鮮明的針對性,就是針對某個特定問題,試圖通過立法的約束去解決問題。美國以法治聞名,法律多如牛毛,律師也多如牛毛,議員、總統多是讀法律出身的。這催生出全國二百家法學院,去年頒授四萬四千個法律學位,形成所謂「法學院泡沫」。最近,泡沫破了,學生出路渺茫,今年報讀人數大跌逾一成。立法是不是真的越多越好,真值得反思。

世界越來越複雜,我們面對的是一個一個複雜系統。對這樣的系統,簡單直接的干預,未必可以正中要害,反而常常帶來意想不到的不理想後果。

這就是香港的最低工資立法面臨的局面。

**
參考:
http://en.wikipedia.org/wiki/Unintended_consequence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